咸鱼也想翻身呀 作品

第107章 封神之战,开

翌日清晨,朝歌城的九间殿,迎来了早朝时刻。

 

殿内,一声声高亢激昂的吟唱悠悠传出:

 

“宣哪吒上殿,宣哪吒上殿……”

 

自九间殿门口起,每隔九十九步,便有一位身姿挺拔的侍卫高声重复这一呼喊。

 

声音层层传递,如接力一般,最终传到了站在九间殿外,中央广场上哪吒面前的一位侍卫耳中。

 

此时的哪吒,身姿笔挺,宛如一棵苍松,矗立在广场之上。

 

从他所在之处往前九十九步,便是九间殿下方的第一个台阶。

 

这台阶共计九十九级,全由洁白无瑕的白玉打造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在白玉石台阶的两侧,密密麻麻地刻画着无数阵法图文。

 

这些图文并非单一的阵法,而是一套精妙绝伦的组合大阵。

 

此阵一旦开启,其威力足以护卫整个九间殿,让九间殿固若金汤。

 

即便平日里未开启,它也能发挥功效,阻隔任何淫秽邪恶之物靠近。

 

任何探听秘法、推演之术都无法算出九间殿内所发生的一切。

 

与这套主阵法相配套的,还有防御阵、攻击阵、聚能阵、灵气增幅阵、灵气恢复阵、治愈阵,甚至连阵法修复阵都一应俱全。

 

只要阵法核心不被摧毁,这套大阵便能永恒运行,庇佑着九间殿。

 

此刻,哪吒怀着一颗激动的心,稳步踏上台阶,一步一步,缓缓朝着九间殿走去。

 

九间殿内的大臣们听闻传召哪吒,纷纷心生好奇,纷纷将头转向殿外。

 

不一会儿,殿外一道身影徐徐出现,逐渐清晰,正是哪吒。

 

哪吒的心情同样澎湃不已,当他的视线能够完整地看清九间殿内的景象时。

 

他下意识地朝着九间殿最中央的宝座望去。

 

宝座之上,端坐着一位男子,他便是只存在于哪吒记忆与历史中的传奇人物——当代人皇子受。

 

看着眼前这位活生生的人皇,哪吒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子受相貌英俊,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是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

 

他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霸道之中又透着英明,那股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展露无遗。

 

与此同时,子受也正打量着面前的哪吒。

 

毕竟,他曾赏赐给哪吒一枚无极金丹这般重宝,却还未曾见过哪吒本人。

 

哪吒对子受的打量,子受并未丝毫不快。

 

平日里,这位人皇对待朝中大臣总是和颜悦色,自称时也多以“我”代称,而非“本皇”。

 

哪吒一步步迈入九间殿,身形依次经过两旁的文武大臣。

 

最终,他停在了闻仲与比干身后一个身位处,单膝跪地,拱手行礼,高声道:

 

“陈塘关李哪吒,见过人皇!”

 

此时,子受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轻声说道:“起来吧!”

 

他的声音轻柔,比起闻仲的声音还要轻上几分。

 

回想起初见闻仲时,哪吒觉得他像邻家大伯那般亲切。

 

而此刻,子受给他的感觉,却如同大伯家的孩子,像邻家大哥一般。

 

这般想法,虽说对比人皇有些失了敬意,但此刻子受的形象,的确大大颠覆了哪吒原本对人皇威严庄重的印象。

 

仔细想来,大家本质上都是人,只不过身份给他们蒙上了一层滤镜。

 

这些身份的限制,使得他们在特定场合不得不展现出符合身份的言行举止,表现得与众不同。

 

可实际上,抛开身份,他们与平常人并无二致。

 

子受见哪吒起身,笑着说道:“你所做的一切,闻仲都已告知我,南伯侯的事情我也知晓。”

 

说着,他目光看向申公豹,申公豹见状,连忙谄媚地点了点头。

 

“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修炼到了金仙境界,竟连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黄龙真人都不是你的对手。

 

他是上古龙族,肉身强悍无比,没想到最终还是败在你手中。

 

子受言语之中,带着不加掩饰的夸赞与欣赏。

 

“封神榜一事,无需多言。

 

本来是想让那些跳梁小丑先跳出来,省得我一个个去揪出来,太过麻烦。

 

南伯侯敢率先出手,看来他们的底牌也就这些了,已经迫不及待要起事了。”

 

子受说罢,摆了摆手,示意哪吒归位。

 

哪吒领命,迈步走到了武将队列中的最后一位,静静站定,准备聆听接下来朝堂上的议事。

 

子受轻轻唤道:“比干。”

 

位列文臣首位的比干丞相,走到朝堂中央,恭敬说道:“人皇。”

 

“如今局势如何了?”子受问道。

 

比干神色凝重,缓缓说道:“阐教那边,多数三代弟子都已有所行动。

 

像杨戬、雷震子、黄天化等人,都已前往西岐。

 

由此看来,他们是打算以西岐为根基,率先起事。

 

而西岐、南伯侯以及武王,皆派手下使臣四处奔走。

 

游走于周边的十方小国以及世家、散修、门派之间,其动作已然毫无掩饰。”

 

稍加停顿,又道:“前些日子,北方鬼侯以游牧民族散乱难收为由,暂无法派兵支援。

 

虽说表面上看,他们没有明显要反叛的迹象,但依微臣推测,他们恐怕是想浑水摸鱼,充当墙头草。”

 

子受微微点头,比干退回队列之中。

 

“太师。”子受又唤了一声。

 

闻仲大步跨出队列,应道:“老臣在。”

 

“可有破敌良策?”闻仲微微一笑,说道:“微臣从北海归来途中,已与手下商议出一条计策。”

 

“老太师请讲。”

 

闻仲道:“目前,像鬼侯这类墙头草势力,暂且可以先不必理会。

 

我们的主要针对目标,应当是东海黄飞虎、西伯侯以及南伯侯这三方势力。

 

其中,西伯侯距离朝歌最远,但其地理位置优越,综合实力也最强。

 

所以,老臣建议,派遣两支兵马,分别前往兖州和扬州,以此牵制南伯侯和黄飞虎。

 

尤其是黄飞虎,他位居东海,那里资源匮乏,却与东伯侯所在的扬州极为临近,且东伯侯实力相对较弱。

 

西岐一旦发动攻击,黄飞虎极有可能趁乱将东伯侯的扬州当作主要进攻目标。

 

因此,应当派一位高手前往扬州,对武王形成牵制之势。

 

而老臣随后会前往九龙岛与金鳌岛,拜会老友,请求他们相助。

 

若一切顺利,待老臣回到汜水关,便可对西岐发动总攻。”

 

子受听完点头,接着,他面向下方的文武大臣,问道:“各位觉得老太师的计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