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演龙 作品

第225章 四大名着: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东昌府的城门缓缓打开,张清手持长枪,骑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梁山大军。城楼上的“东昌府”匾额,已被换成了“梁山忠义”四个大字。

 “张将军,好样的!”宋江拍着张清的肩膀,满脸笑容。

 张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宋大哥过奖了。若非宋大哥妙计,我也破不了这东昌府。”

 原来,张清归顺梁山后,主动请缨,去劝降东昌府太守刘恒。刘恒本就对童贯不满,又见张清带着梁山大军兵临城下,知道大势已去,便开城归顺了。

 宋江大喜,下令安抚百姓,清点粮草物资。东昌府的粮草,果然充足,足够梁山大军吃上一年。

 就在这时,戴宗匆匆赶来:“宋大哥,石碣村那边出事了!村里的牛羊马匹,突然得了怪病,上吐下泻,已经死了不少了!”

 宋江一愣:“竟有此事?”

 张清道:“宋大哥,我家乡有个兽医,名叫皇甫端,人称‘紫髯伯’,一手治兽病的本事,出神入化。不如我去请他来看看?”

 宋江点头:“好!那就拜托张将军了。”

 张清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几个弟兄,快马加鞭,赶往自己的家乡。

 皇甫端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留着一脸紫色的胡须,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听说梁山的牛羊得了怪病,二话不说,收拾好药箱,跟着张清就往石碣村赶。

 到了石碣村,皇甫端立刻去查看那些生病的牛羊。他仔细检查了牛羊的粪便、口腔,又询问了村民一些情况,眉头渐渐舒展。

 “问题不大。”皇甫端道,“这是一种急性肠胃病,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草料引起的。我开个方子,按方抓药,熬成汤药,给牛羊灌下去,不出三日,就能痊愈。”

 村民们半信半疑,按皇甫端的方子抓药喂给牛羊。没想到,第二天,那些生病的牛羊,果然好了许多,不再上吐下泻。到了第三天,竟全都痊愈了。

 村民们对皇甫端感激涕零,纷纷称赞他是“活神仙”。

 宋江见皇甫端有如此本事,便劝他归顺梁山:“皇甫先生,我梁山如今人马众多,牛羊马匹更是不计其数,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不如归顺梁山,与我等一同替天行道?”

 皇甫端早就听说过宋江的名声,又见他待人诚恳,便点头道:“好!我愿归顺梁山,为宋大哥效力。”

 宋江大喜,当即任命皇甫端为梁山的兽医,负责照料山寨的所有牲畜。

 解决了石碣村的兽病,宋江正准备回梁山,公孙胜却突然找上门来。

 “宋大哥,”公孙胜神色凝重,“我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光芒大盛,预示着我梁山将有大事发生。我掐指一算,石碣村地下,藏有上天赐下的祥瑞之物。”

 宋江一愣:“哦?竟有此事?”

 公孙胜点头:“千真万确。宋大哥可派人去村东头的那片空地挖掘,定能有所发现。”

 宋江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公孙胜的吩咐,派李逵带着几个村民,去村东头挖掘。

 李逵拿着锄头,挖了没一会儿,就听到“当”的一声,锄头碰到了硬物。他眼睛一亮,加快了挖掘速度。很快,一块巨大的石碑,露出了地面。

 石碑通体黝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公孙胜走上前,用清水洗净石碑上的泥土,那些字顿时清晰起来。

 “这是……”宋江凑近一看,只见石碑上刻着“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几个大字,下面是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名字,分为天罡星三十六人,地煞星七十二人。

 宋江的名字,赫然排在天罡星第一位,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卢俊义排在第二位,是“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吴用排在第三位,是“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众好汉围过来看,个个都在石碑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和星号,无不惊叹。

 “真是天意啊!”

 “没想到我也能上榜!”

 “看来我等聚义梁山,真是上天注定!”

 更神奇的是,就在石碑出土的那一刻,石碣村那些刚刚痊愈的牛羊,突然变得异常兴奋,纷纷朝着石碑的方向跪拜,仿佛在朝拜神灵。

 村民们见状,更是对石碑奉若神明,纷纷跪地磕头。

 宋江看着石碑,又看了看欢呼雀跃的众好汉和村民,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这是上天在暗示,梁山的兄弟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座次,才能更加团结。

 “诸位兄弟,”宋江朗声道,“此乃上天赐下的祥瑞之物,上面的座次,就是天意。从今日起,我等便按照石碑上的座次,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替天行道!”

 “好!”众好汉齐声响应。

 宋江当即下令,在石碣村搭建祭坛,准备举行排座次的仪式。

 几日后,祭坛搭建完毕。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人,站在祭坛最前面。一百零八位好汉,按照石碑上的座次,依次排列。

 祭坛中央,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忠义”牌匾,旁边插着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