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演龙 作品

第178章 四大名着:潘金莲竿打西门庆

阳谷县城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百姓们踮着脚、伸着脖子,都想一睹打虎英雄的风采。武松身披红绸,骑在县衙特意准备的白马上,面沉如水,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溅起细微的尘土,与百姓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热闹的海洋。 “快看!那就是打死老虎的武松!”

 “果然是条好汉!瞧这气派!”

 “咱们阳谷县这下可出大名了!”

 人群中,一个挑着炊饼担子的矮个子汉子踮着脚,努力往前挤,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是我弟弟!那是我弟弟武松!”此人正是武大郎,他个头不足五尺,面容黝黑,因常年挑担卖炊饼,背有些微驼。

 旁边有人嗤笑:“武大郎,你别做梦了!人家是打虎英雄,怎么会是你弟弟?”

 另一个人附和:“就是,也不瞧瞧你自己什么样,别往脸上贴金了!”

 武大郎急得满脸通红,正要争辩,那白马已行至近前。武松在马上瞥见人群中的兄长,眼睛一亮,翻身下马,拨开人群,几步冲到武大郎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哥哥!小弟武松,拜见哥哥!”

 这一声“哥哥”,如同惊雷,炸得周围的百姓目瞪口呆。刚才还嘲笑武大郎的人,此刻都张着嘴,说不出话来。武大郎看着眼前铁塔般的弟弟,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他颤抖着伸出手,扶起武松:“二郎……真的是你……”

 兄弟俩相拥而泣,周围的欢呼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叹和敬佩。武松站起身,接过武大郎的炊饼担子,笑道:“哥哥,我帮你挑着,咱们回家。”

 武大郎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哎!回家!回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葱花饼!”

 兄弟俩并肩走着,武松个头高大,武大郎站在他身边,显得格外矮小,但此刻,武大郎的腰杆却挺得笔直。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议论声此起彼伏:

 “没想到武大郎还有这么个弟弟!”

 “难怪武松英雄了得,原来是武大家的人!”

 “以后可得对武大客气点了。”

 到了武大郎家门前,那是一间简陋的小院,院墙是用泥土夯成的,有些地方已经剥落。武大郎推开柴门,喊道:“金莲,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屋内传来一阵环佩叮当声,一个穿着青绸衫裙的妇人走了出来。她生得眉如远山,目含秋水,肌肤胜雪,虽荆钗布裙,却难掩一身风流。此人正是潘金莲。

 潘金莲本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因不愿受主人侮辱,被报复嫁给了武大郎。她见惯了大户人家的排场,对武大郎本就心存不满,此刻听闻有客人来,原是不耐烦的,可当她看到武松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眼前的武松,身长八尺,虎背熊腰,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穿着粗布衣衫,却难掩一身凛然正气。尤其是他刚打完老虎,身上带着一股野性的英气,与武大郎的猥琐形成鲜明对比。潘金莲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脸上飞起两抹红霞,连忙敛衽行礼,声音柔得像水:“叔叔来了,快请进。”

 武松站起身,拱手道:“嫂嫂有礼。”他虽性情刚直,却也看得出嫂嫂容貌出众,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进了屋,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旧方桌,几条长凳,墙角堆着些杂物。武大郎拉着武松坐下,像个孩子般兴奋:“二郎,快给嫂嫂说说,你是怎么打死那老虎的?我听人说,那老虎可有千斤重呢!”

 武松笑道:“也没什么,那老虎扑过来时,我一闪,就到了它身后,然后……”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从如何躲过老虎的扑击,到如何打断哨棒,再到如何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讲得绘声绘色。

 武大郎听得眼睛都直了,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叹,仿佛又回到了两人小时候,武松拿着木棍比划着要打山猫,他在一旁拍手叫好的日子。潘金莲端着茶进来,放在桌上,目光却一直落在武松身上,听着他讲述打虎的经过,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好了好了,先吃饭吧。”潘金莲柔声说道,“我做了些菜,叔叔一路辛苦,快尝尝。”

 桌上摆着四菜一汤,虽不丰盛,却做得精致。武大郎喝了口酒,对武松道:“二郎,你功夫这么好,给你嫂嫂露一手瞧瞧!”

 武松本想推辞,见哥哥兴致勃勃,便点头应了。他走到院中,深吸一口气,猛地跃起,身形如蛟龙出海,在空中翻了个筋斗,稳稳落地;接着,他拳脚齐出,时而如猛虎下山,刚劲有力,时而如灵猿戏耍,轻盈灵动。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更添几分英武之气。

 潘金莲站在门口,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捏着衣角,看得痴了。她从未见过如此英武的男子,武松的每一个动作,都像锤子一样,敲在她的心上。她想起自己嫁给武大郎的委屈,想起平日里街坊的白眼,再看看眼前的武松,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松在院中演练了一套拳脚,收势而立,面不红气不喘。武大郎看得哈哈大笑,拍着巴掌:“好!好!不愧是我弟弟!” 潘金莲这才回过神,连忙上前,递上一块手帕:“叔叔快擦擦汗,累坏了吧?”她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武松接过手帕,道了声谢,随手擦了擦汗,便还给了她。

 自武松回家后,武大郎家的门槛几乎被踏破。街坊四邻都想来看看这位打虎英雄,顺便和武大郎套套近乎。以前对武大郎爱答不理的人,如今见了他,都客气地喊一声“武大郎”,甚至有人主动帮他挑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