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四大名着:火并王伦
郓城县衙的鼓声敲得急促,知县时文彬捏着何涛送来的公文,脸色铁青。生辰纲被劫一案惊动了太师蔡京,济州知府的文书一封接一封催,字里行间都是威胁。他猛地一拍惊堂木:“雷横!朱仝!” “在!”两个都头出列,雷横面如重枣,朱仝身长八尺,都是郓城有名的好汉。
“你二人带三十名弓手,随何观察去东溪村,务必擒获晁盖等贼寇!”时文彬将令牌掷下,“若让他们跑了,你二人也别回来见我!”
雷横接了令牌,与朱仝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底的犹豫——晁盖在郓城素有威望,又是宋江的好友,谁也不想真把他逼上绝路。
队伍刚出城门,朱仝忽然放慢脚步,对身边的雷横道:“雷都头,宋江哥哥昨晚找我,说晁盖是被冤枉的,让咱们……”
“我知道。”雷横低声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东溪村外,晁盖正指挥着庄客搬东西,见远处烟尘滚滚,知道官兵来了,对吴用道:“先生,你们先带生辰纲去石碣村,我断后!”
吴用道:“哥哥小心!”带着刘唐、阮氏三兄弟匆匆离去。晁盖点燃火把,往柴房一扔,火光瞬间冲天而起——他要烧了庄子,断了自己的退路。
“晁盖休走!”雷横一马当先,弓手们张弓搭箭,却都故意射偏。朱仝紧随其后,眼看就要追上,忽然勒住马,大喝一声:“贼人往那边跑了!”他故意指了条通往芦苇荡的小路,那里是阮家兄弟熟悉的水域。
晁盖会意,回身“虚晃一拳”,朱仝“哎哟”一声栽下马,晁盖趁机带着剩下的庄客钻进芦苇荡。等雷横赶过来,朱仝才“爬起来”,懊恼道:“让他跑了!”
何涛气得跳脚:“废物!一群废物!”他看着熊熊燃烧的庄子,咬牙道,“我知道他们往哪跑了——石碣村!阮氏三兄弟是晁盖的同党!”
何涛再次请命,带着五十名官兵,还强拉了宋江带路。“宋押司,你熟悉水路,给我们指条近路。”何涛恶狠狠地说,脸上的刺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宋江心里冷笑,面上却恭敬:“何观察放心,我知道一条小路,能直插蓼儿洼,离石碣村只有三里地。”他故意引着队伍往水网最密的地方走,那里河道纵横,芦苇丛生,正是阮家兄弟的天下。
果然,船刚进蓼儿洼,就见水面上漂着几只渔船,渔船上的渔夫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何涛正想喝问,忽听“哗啦”几声,渔船猛地撞过来,船底被凿出几个大洞!
“不好!有埋伏!”何涛惊呼,可已经晚了——船身迅速下沉,官兵们纷纷落水,一个个被渔网缠住,呛得半死。
阮小二从水里钻出来,一把揪住何涛的衣领,将他摁在水里:“狗官!让你抓我们!”
“别伤他!”宋江大喊着跳下水,游到阮小二身边,“阮二哥,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他一命。”
晁盖这时也撑着船赶来,见何涛被捆得像粽子,冷笑道:“你这狗官,害我等好苦!”
宋江劝道:“晁大哥,杀了他反而麻烦,不如……”他附在晁盖耳边低语几句。
晁盖点头,对阮小五道:“割他一只耳朵,让他记住教训!”
何涛疼得惨叫,被扔回残破的船上。宋江“假意”斥责晁盖:“你们太放肆了!我这就带何观察回去复命!”
等宋江护送着失魂落魄的何涛离开,晁盖望着宋江的背影,叹道:“公明贤弟,真是我等的再生父母。”吴用道:“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还是按原计划,上梁山!”
梁山聚义厅,王伦看着跪在地上的阮小七——他是晁盖派来送信的,身上还带着水腥气。“你说什么?晁盖要带着生辰纲来投我?”王伦手里的茶杯差点脱手。
杜迁劝道:“哥哥,晁盖等人都是好汉,又有十万贯生辰纲,收下他们,咱们山寨实力大增啊。”
“增什么增?”王伦瞪他,“晁盖劫了生辰纲,杀了官兵,是朝廷钦犯!收留他,等于引火烧身!再说,他手下有吴用、公孙胜,哪个不比你我强?将来若夺了我的寨主之位,怎么办?”
宋万道:“可柴大官人有书信举荐……”
“柴大官人远在沧州,能护着咱们吗?”王伦起身踱步,“告诉晁盖,就说山寨粮少,容不下这么多人,让他们另投别处。”
阮小七在旁听得怒火中烧,忍不住道:“你这秀才,真是个小气鬼!我家哥哥好心来投,你竟敢拒之门外!”
“放肆!”王伦拍案,“来人,把这黑厮打出去!”
正拉扯间,朱贵匆匆进来:“哥哥,晁盖等人已经到山下了!”
王伦没辙,只得硬着头皮去迎。山脚下,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个个精神抖擞,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庄客,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显然是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