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大名着:绝域变通途
陀螺庄的月光,总算敢落在屋顶上了。 悟空正蹲在李老汉家的门槛上,听他讲蟒蛇精的来历——原是七百年前山涧里的一条小蛇,因误食了云游道士掉落的金丹,才有了灵性,又趁山神醉酒偷了镇山印,这才成了气候。八戒在一旁啃着玉米,时不时插句嘴:“这么说,它还是个偷东西的惯犯?”
话刚落音,就听西北方向“呼”地卷起一股黑风,风里裹着腥臭味,树梢“咔嚓”断了好几根。“来了!”李老汉吓得往桌底钻,悟空却眼睛一亮,掣出金箍棒:“正好,省得俺去找它!”
黑风落地,现出条水桶粗的蟒蛇,鳞片在月光下泛着青黑,比白天见的更凶。它显然没料到悟空还在,愣了愣,随即张开血盆大口就扑过来。悟空不慌不忙,金箍棒一横,正打在蛇牙上,“当”的一声,崩飞两颗尖牙。
“孽畜,还敢来!”悟空纵身跃上蛇背,揪住七寸就往下按。蟒蛇吃痛,尾巴乱甩,搅得尘土飞扬,却怎么也甩不掉背上的“猴子”。它急了,猛地往山坳里钻,想逃回洞府。悟空哪肯放它走,在它背上一顿拳打脚踢,打得蟒蛇嗷嗷直叫,愣是没敢回头。
“跑了?”八戒拎着钉耙追出来,见黑风没了影,有些懊恼。悟空落地笑道:“跑不远,它洞府定在附近,明日找去便是。”
庄里百姓见妖怪被打跑,全涌了出来,提着灯笼围着唐僧磕头,把他当活菩萨供着。有送鸡蛋的,有抱来被褥的,连最穷的张寡妇都端来一碗稀粥,非要唐僧喝了才肯走。唐僧看着满院的灯火,叹道:“都是悟空出力,我何德何能受此大礼?”
夜里,悟空让八戒守前院,沙僧护着师父,自己变作只萤火虫,在庄上空盘旋。果然,三更时分,一股淡得几乎看不见的黑雾溜进庄,化作个穿绿衣的女子,悄没声地往唐僧住的西厢房飘。
这女子正是蟒蛇精的相好,一条修了五百年的青蛇精,擅长幻术。她本想趁唐僧熟睡,用黑风卷走,却没料到沙僧眼尖,见窗纸上影子不对,一宝杖就打了过去:“妖怪!敢来作祟!”
青蛇精猝不及防,被打在胳膊上,疼得现了原形,化作道青光往村外逃。沙僧追出去时,早已没了踪影,只捡到片带血的蛇鳞。
“师父没事吧?”悟空飞回来,见唐僧正披着衣服站在院里,脸色发白。
“无妨。”唐僧按住突突跳的太阳穴,“这妖怪如此执着,怕是难除。”
“师父放心,”悟空捏着蛇鳞冷笑,“明儿俺就端了它的老窝!”
次日一早,悟空和八戒刚要上山,就见李老汉哭着跑来:“孙长老!我儿……我儿回来了!”只见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跟在后面,脸上虽有伤疤,眼神却亮得很——正是前几日被蟒蛇精卷走的儿子。
少年说,他被卷到山洞后,因年纪小,妖怪没立刻吃他,关在石牢里,幸得一个被抓的采药人偷偷指了密道,才趁妖怪外出逃了出来。“那洞在七绝山第三峰的悬崖上,有个黑风口,进去后要过三道石门……”
悟空听完,拉着八戒就往第三峰赶。果然在悬崖中段找到个黑风口,阴风阵阵。八戒刚要喊,被悟空捂住嘴:“呆子,小声点!”两人变作蚊子,顺着风钻进洞。
洞里比想象的大,岔路跟蜘蛛网似的,好在少年说过,有石门的才是正路。闯过三道石门,尽头是间石殿,蟒蛇精正盘在石座上,青蛇精在一旁给它舔伤口。
“就是现在!”悟空现原形,金箍棒直捣蛇头,八戒也举耙打向青蛇精。蟒蛇精吃了亏,哪敢恋战,尾巴一甩撞开石壁想逃,却被悟空一棒钉在地上,再补上几棒,脑浆迸裂。青蛇精见势不妙,化作青烟想溜,被八戒一耙拍扁。
两人在洞里救出十几个被抓的村民,又找到那枚镇山印,交给赶来的山神(新上任的,是个白胡子老头),这才回了陀螺庄。
百姓们听说妖怪被除,杀了唯一的耕牛谢恩。唐僧看着那头壮牛,心里不是滋味,却拗不过众人盛情。席间,李老汉的儿子给悟空磕了三个响头:“长老,俺以后也要学你,打妖怪,救百姓!”
悟空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志气!”
离开陀螺庄时,百姓们送了十里地,还在路口立了块石碑,刻着“唐长老师徒经此,除蟒救民,绝域变通途”。八戒摸着石碑直乐:“这字刻得不错,就是把俺的功劳少写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