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四大名着:司马昭弑君
景元元年深秋,祁山古道的落叶积了半尺厚,踩上去簌簌作响。邓艾勒住马缰,望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山谷,眉头拧成了疙瘩——姜维的八卦阵就藏在那片雾气里,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隐没在松涛中,隐约能看见蜀军的旌旗在风中晃动,却辨不清虚实。 “将军,”副将师纂捧着湿透的舆图,指尖在“死门”的位置反复摩挲,“这阵太过诡异,不如暂且退兵,待探明虚实再进?”
邓艾的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剑柄的防滑纹被汗水浸得发亮。他自少年时从军,从陇西的一个小卒做到征西将军,大小战役经历了上百场,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心慌——八卦阵的威名,早在诸葛亮时代就震慑中原,如今姜维将其改良,更是变幻莫测。
“姜维匹夫,只会躲在阵里装神弄鬼!”邓艾的怒吼声在山谷里回荡,却只引来几声鸟鸣。他知道,自己麾下的三万魏军已是强弩之末,粮草只够支撑三日,若不速战速决,只能不战自溃。
忽然,阵中传来姜维的声音,清亮如钟:“邓士载(邓艾字),敢不敢入阵与我一战?若不敢,就滚回洛阳,让司马昭来给我牵马!”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邓艾心上。他最恨别人说他“出身微贱”,更恨蜀汉将魏军视作无物。“竖子欺我太甚!”他拔剑指着阵门,“传令,攻生门!”
魏军的先锋营呐喊着冲进阵中,刚过第一道隘口,就见两侧的山崖上滚下巨石,瞬间将退路堵死。紧接着,烟雾弹在阵中炸开,黄烟滚滚,遮天蔽日,士兵们顿时迷失了方向,只能在原地打转。
“左路!往左边冲!”邓艾挥剑砍翻两个慌不择路的士兵,试图稳住阵脚。可八卦阵早已启动,生门变死门,景门藏伏兵,原本开阔的山道突然变得狭窄,蜀军的诸葛连弩从岩壁的洞穴中射出,箭雨如蝗,魏军成片倒下。
“将军快走!”师纂拖着中箭的腿,将邓艾往右侧的峭壁推去,“末将断后!”
邓艾刚攀上山岩,就听见身后传来师纂的惨叫。他回头望去,只见副将被数支长矛贯穿,身体像断线的风筝般坠下山崖。蜀军的骑兵从烟雾中冲出,铁蹄踏过魏军的尸体,长枪上挑着魏兵的首级,狰狞如地狱恶鬼。
“杀!”邓艾红着眼,挥剑劈向冲上来的蜀兵,却没留意暗处射来的冷箭。当他感觉到左肩剧痛时,第二支箭已射中右腿,紧接着是左臂、后腰——四箭齐中,鲜血浸透了铠甲,他再也支撑不住,从岩壁上滚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邓艾在一片狼藉的乱葬岗醒来。月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来,照亮了满地的尸体,有魏兵,也有蜀兵。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右腿的箭伤却传来钻心的痛,低头一看,箭头已深深嵌进骨缝里。
“将军!”几个亲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脸上满是血污,“祁山九寨……全丢了!”
邓艾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那九寨是他花了三年时间构筑的防线,屯着足够十万大军吃半年的粮草,如今竟被姜维一战尽夺。他捂着流血的左肩,望着八卦阵的方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姜维……我与你不共戴天!”
逃回陇西大营时,邓艾的战袍已被血浸透,四支箭虽被拔出,伤口却肿得像馒头。军医给他敷药时,他疼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牙不吭声——他知道,此刻营中早已人心惶惶,自己若露半分怯懦,魏军定会不战自溃。
“叔父,”司马望掀帘而入,这位司马昭的族弟刚从洛阳赶来,带来了新的军令,“司马昭大人说,祁山之败不怪您,只是姜维的阵法太过诡谲。”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大人还说,硬拼不行,得用计。”
邓艾接过密信,借着油灯的光细读,眉头渐渐舒展。信中说,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此人贪婪好色,若以重金收买,定能在成都散布谣言,让刘禅猜忌姜维——自古君臣相疑,未有不败者。
“此计可行!”邓艾拍案而起,伤口的剧痛让他龇牙咧嘴,眼中却燃起了光,“黄皓要多少金银,我都给!只要能让姜维退兵,就算把陇西的库银搬空也值!”
三日后,一个名叫马潜的商人悄悄潜入成都。他穿着蜀锦长袍,带着一箱箱的珠宝玉器,直奔黄皓的府邸。守门的宦官见了那箱珠宝,眼睛都直了,忙不迭地进去通报。
黄皓正在府中与侍女掷骰子,见马潜递上的夜明珠足有鸽蛋大,顿时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堆在了一起。“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贵干?”他把玩着珠子,指甲缝里还留着昨日宴席上的酒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