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四大名着:定军山
建安二十三年的宕渠山,秋草在峡谷间疯长,将张合的营寨藏得若隐若现。这位从河北追随曹操的老将,此刻正攥着副将递来的军报,指腹几乎要掐进竹简里——上面写着“张飞在营中连日狂饮,醉后裸身辱骂魏公”,字迹潦草,却透着让人不安的嚣张。 “将军,”副将夏侯尚低声道,“张飞酗酒误事是出了名的。当年在徐州,他就是喝醉了丢了城池。如今他孤军深入宕渠,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张合望着帐外的暮色,宕渠山的夜风带着寒意,吹得寨门的“张”字旗猎猎作响。他想起曹操临行前的嘱托:“张飞虽勇,却有勇无谋,你只需坚守,待他粮尽自退。”可连日来,张飞的士兵在山下骂阵,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连他帐前的亲兵都按捺不住。
“再探!”张合终是按捺不住,“看看张飞的营里,到底有多少醉汉。”
二更时分,探马回报:“张飞的中军大帐灯火通明,他本人坐在帐中饮酒,帐外的士兵东倒西歪,个个醉得像滩烂泥。”
张合猛地拍案:“好!今夜就去偷营!”他点起五千精兵,亲自带队,马蹄裹着麻布,悄无声息地摸向张飞的大营。
月光透过树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张合的骑兵摸到营前,见寨门果然虚掩着,守营的士兵趴在地上打鼾,酒葫芦滚得满地都是。
“杀!”张合一马当先,枪尖挑开帐帘,只见帐中案上摆着酒坛,“张飞”正端坐案后,头戴头盔,身披铠甲,却一动不动。
“中埋伏了!”张合心头猛地一沉,挺枪便刺。枪尖穿透“张飞”的胸膛,竟没溅出血来——那竟是个扎着铠甲的草人!
“张合匹夫!你爷爷在此!”帐外传来炸雷般的怒吼。张飞赤着上身,仅披件黑色披风,手里的丈八蛇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身后跟着数不清的荆州兵,火把将夜空照得通红。
张合魂飞魄散,拨马就逃。两马相交的瞬间,张飞的矛横扫而来,张合仓促间举枪抵挡,只听“咔嚓”一声,枪杆被生生劈断!他抱着马颈,伏在马上狂奔,身后的五千精兵被荆州兵冲得七零八落,惨叫声在山谷间回荡。
逃到宕渠山的隘口,张合正要喘口气,却见前方火把通明,魏延横刀立马:“张合!蒙头、荡石二寨已被我拿下,你往哪逃?”
原来,张飞连日酗酒是计,实则早已派魏延、雷铜各率三千精兵,趁张合偷营时,绕道夺取了他的两个囤粮寨。此刻的张合,前有魏延,后有张飞,成了瓮中之鳖。
“拼了!”张合扔掉断枪,拔出腰间的短刀,对着身边的残兵嘶吼,“杀出去,回南郑领赏!”
可败兵如山倒,哪里还能组织抵抗?雷铜从侧面杀来,一刀砍中张合的战马,老将军摔在地上,被亲兵拼死扶起,换了匹战马,才杀出一条血路,带着不足千人的残兵,往南郑方向逃窜。
宕渠山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张飞站在张合的中军帐里,踢翻案上的酒坛,对魏延笑道:“我说过,这老匹夫会上当吧?”
魏延拱手道:“将军妙计,末将佩服。只是张合逃去南郑,夏侯渊定会率军来报复。”
张飞摸着络腮胡,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来得好!正好让他尝尝我老张的厉害!”
消息传到南郑,夏侯渊气得砸碎了案上的青铜爵。这位曹操的族弟,性子暴躁如烈火,当即点起三万兵马,要去宕渠山为张合报仇。
“妙才(夏侯渊字),”张合捂着伤口劝阻,“张飞勇猛,且熟悉蜀地地形,不可轻敌。不如坚守南郑,等魏王的援军。”
“你被张飞吓破胆了?”夏侯渊指着他的鼻子骂,“我三万对他一万,还怕拿不下个张飞?”他将令旗往地上一摔,“明日发兵,直取定军山——拿下定军山,就能威胁阳平关,看张飞还敢嚣张!”
定军山位于汉中盆地西侧,主峰海拔千余米,山上林木茂密,山下是通往阳平关的要道,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夏侯渊夺取定军山后,在山上扎下营寨,又令张合守东围,自己守南围,互为犄角。
刘备在阳平关听闻夏侯渊占了定军山,急召诸葛亮商议。诸葛亮羽扇轻摇:“定军山是汉中咽喉,必须夺回。可派黄忠为先锋,赵云为后援,主公亲率大军接应。”
黄忠此时已年近七旬,听闻要去战夏侯渊,却精神矍铄,提着大刀对刘备道:“主公放心,某定斩夏侯渊,夺回定军山!”
次日,黄忠的大军开到定军山下。夏侯渊在山上望见,嘲讽道:“刘备没人了吗?派个老棺材瓤子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