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演龙 作品

第46章 四大名着:卧龙吊孝

建安十五年的巴丘,江水带着初春的寒意,拍打着码头的石阶。周瑜躺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内,帐外的风卷着雨丝,将"周"字帅旗吹得猎猎作响。他的呼吸已如风中残烛,每一次起伏都牵扯着后背的箭疮,疼得额上沁出冷汗。 "夫人......"周瑜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小乔连忙俯下身,将耳朵贴近他的唇边。这位江东最美的女子,此刻已褪去钗环,素色裙裾上沾着药渍,眼底的红血丝比帐外的雨丝还要密。

 "取纸笔来......"周瑜的手指微微颤抖,小乔连忙让侍女铺好竹简,自己握着他的手,沾了墨。

 "主公......"周瑜望着帐顶的帐幔,那里绣着江东的水纹,是他当年迎娶小乔时,她亲手绣的,"臣周瑜......罪该万死......"

 墨笔在竹简上划过,留下歪斜的字迹。小乔的眼泪滴在竹简上,晕开了墨迹,却不敢停下——她知道,这是丈夫留给孙权的最后话语。

 "未能......夺取荆州......反中诸葛诡计......"周瑜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今......曹贼未灭......孙刘当结盟......万不可......自相残杀......"

 小乔握着他的手,继续书写:"臣死之后,荐鲁肃代任都督......子敬仁厚,能安江东......"

 写到"仁厚"二字时,周瑜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鲜血溅在竹简上,像极了当年赤壁火海里绽放的红梅。他望着小乔,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乔儿......我对不起你......"

 "夫君别说了......"小乔的声音哽咽,泪水模糊了视线,"你会好起来的......"

 周瑜却笑了,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不甘:"既生瑜......何生亮......"话音未落,他的手猛地垂下,墨笔"当啷"掉在地上。

 帐外的雨,忽然大了起来。

 三日后,周瑜的灵柩运回柴桑。孙权亲自披麻戴孝,站在码头迎接。当看到那口楠木棺椁时,年轻的吴侯再也忍不住,抚着棺木痛哭:"公瑾......你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鲁肃站在一旁,捧着周瑜的遗书,眼眶通红。遗书的最后,周瑜用血迹写着"保江东"三字,力透竹背。

 消息传到荆州,诸葛亮正在灯下批阅西川的军报。听闻周瑜病逝,他手中的狼毫笔猛地一顿,墨滴在"庞统"二字上晕开。

 "军师?"赵云走进来,见诸葛亮望着窗外出神,"东吴派来使者,说周都督......"

 "我知道了。"诸葛亮放下笔,羽扇轻摇,却掩不住眼底的怅然,"备一份祭品,我要去柴桑吊孝。"

 赵云一愣:"军师,周瑜是被您气死的,您去吊孝,孙权会不会......"

 "正因如此,才该去。"诸葛亮望着帐外的月光,"周瑜虽与我为敌,却也是江东柱石。我去吊孝,一来是尽礼数,二来是稳住孙权,三来......是想送他最后一程。"

 三日后,诸葛亮带着五百亲兵,捧着祭品,往柴桑而去。船过三江口时,江面上飘着纸钱,是江东百姓在为周瑜送行。

 柴桑的都督府已设成灵堂,白幡从门楣垂到地上,帐内的僧侣念着往生咒,声声哀婉。小乔穿着孝服,跪在灵前,形容枯槁。孙权站在灵侧,见诸葛亮进来,眼中顿时燃起怒火。

 "诸葛亮,你还敢来!"孙权身边的侍卫拔刀相向,"我家都督就是被你气死的!"

 "住手!"鲁肃连忙拦住,"军师是来吊孝的,不可无礼。"

 诸葛亮不理会拔刀的侍卫,捧着祭品,对着周瑜的灵柩深深一揖。他摘下羽扇,露出素色的里衣——那是为吊孝特意换的。

 "公瑾公瑾,"诸葛亮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沙哑,"亮闻公噩耗,星夜赶来,只为送公最后一程。公少年成名,辅佐孙策平定江东,火烧赤壁大破曹贼,此等功勋,足以名垂青史。"

 他走到灵前,亲自将祭品摆在案上:"公之才,不下于亮;公之勇,胜于亮多矣。只可惜,你我各为其主,不得不针锋相对。公三气而亡,亮心中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