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守财奴
话说在宋朝那会儿,汴梁曹州有个苦哈哈的汉子,大家都叫他假人,其实人家本名叫贾仁,可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穷得叮当响,衣服破得没法蔽体,肚子饿得咕咕叫,全靠给人挑土筑墙那点微薄收入,勉强糊口度日,所以大家就戏称他“穷家”。
有一天,这贾仁路过东岳庙,心里头一合计,就进去到神像前,扑通一声跪下,双手合十,苦苦祷告:“老天爷啊,您就发发慈悲,让我发点财,过上几天舒坦日子吧。”祷告完,他晃晃悠悠地走出来,正巧碰上富户周府的看家人在那吆喝着,要找个人挑土去卖。
这周府的主人啊,是个秀才,名叫周荣祖,他爷爷周凤那可是个大商人,一辈子攒下了万贯家财。前不久,周秀才带着老婆孩子去京城,想着谋个一官半职。临走的时候,他把家里的金银财宝都悄悄埋在了院墙底下,然后找了个看家人守着家。谁知道这看家人是个心术不正的,趁主人不在家,想把后院堆的那些旧墙泥坯卖掉,好攒点私房钱。他瞧见贾仁,就跟他谈好了工钱,然后自己躲屋里喝茶去了,让贾仁在外面干活。
贾仁正埋头清理墙角呢,突然感觉地面有点不对劲,他心里一琢磨,就一点点把土扒开。嘿,里埋了好多金银财宝,贾仁当时就乐疯了,赶紧手忙脚乱地把金银装进担子里,上面还盖了厚厚一层土,生怕被人看出来,然后挑回家里藏好。就这么来来回回挑了两天,把周秀才家的金银财宝全给运走了。
后来啊,贾仁用这些金银财宝做起了小买卖,没几年功夫,就发了大财,成了有钱人,再也没人叫他“穷贾儿”了,都改口叫他“贾员外”。他娶了媳妇,可就是多年没个孩子,心里头着急啊,就吩咐账房先生陈德福,让他帮忙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人要卖孩子。
再说这周秀才,在京城呆了老长时间,官也没谋着,只能带着老婆孩子灰溜溜地回家。到家一看,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埋的金银财宝也没了踪影。一家人没办法,只好把房子卖了,去洛阳投靠亲戚,结果到了地方一看,亲戚又出门了,他们只能又折回老家,这一路上,盘缠早就花得精光。这时候,天又下起了大雪,一家三口穿着薄衣服,冻得直打哆嗦,没办法,就进了路边一家酒馆的屋檐下躲雪。
巧的是,这酒馆正是贾仁开的。账房先生陈德福正好在店里,他瞧见这三个人可怜巴巴的,就热情地请他们进屋,还顺手给了壶烧酒,让他们暖暖身子。陈德福瞅了瞅那孩子,觉得这娃娃长得眉清目秀,一脸福相,就对周秀才说:“你们现在穷成这样,孩子也跟着遭罪,要不把孩子送人得了。我知道有个大财主,一直没孩子,正想领养个孩子呢。”周秀才夫妻实在没辙,含着泪答应了。
贾仁见了孩子长寿,特别喜欢,就让陈德福找周秀才立契约。可等拿到契约,贾仁却耍起了赖皮,不想给周秀才钱。陈德福看不下去,就说:“员外,他们养大孩子多不容易啊,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就想换点盘缠,您不能这么耍人啊。”最后,贾仁只肯给两贯钱,还恶狠狠地说:“不卖就把孩子还回来,还得赔我1000贯。”陈德福看贾仁一毛不拔,又可怜周家夫妇,就预支了自己两个月的饭钱,凑了4贯给他们。夫妻俩问了陈德福名字后,谢过他,抹着眼泪走了。
贾仁见陈德福把人打发走,自己得了长寿,心里那个美啊,高兴得赏了陈德福一个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