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山的六哥 作品

第137章 天劫渐息

昆仑雪顶的金光冲破云层时,陆寻正站在龙祖洞前的玉台上。三枚玺印融入的玉髓突然爆发出冲天光柱,金红色的和气如喷泉般往上涌,将盘踞多日的紫电云层撕开道巨大的口子。紫黑色的雷云在光柱中痛苦翻滚,那些曾撕裂天地的雷柱像被无形的大手掐断,在空中化作细碎的光点:“天劫……开始退了。”他望着掌心九星纹形状的疤痕,能清晰感觉到天地间的煞气正在溃散,像冰雪消融在暖阳里。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发出清脆的鸣响,符面映出九州各地的景象如走马灯般闪过——黄河决堤处的浊浪正在退去,露出松竟抽出嫩绿的新芽;四川盆地的地缝发出沉闷的轰鸣,裂缝两侧的土地正在缓缓合拢。她惊喜地抓住陆寻的手腕,山形纹的血珠在掌心凝成颗饱满的红豆:“寻哥你看!各地的天劫都在停!血珠说这是龙脉枢纽在调节天地气脉!”

王胖子往空中扔了块青铜残片,残片穿过金光时突然亮起,化作只金红色的飞鸟往中原方向飞去:“奶奶的!这破片子还能当信鸽使!”他往山下望去,原本被煞气笼罩的山道已露出青黑色的岩石,雪地上的脚印旁冒出细小的绿芽,“你看这草都敢冒头了,说明煞气真退了!”离火珠的小火苗在他掌心欢快跳动,再没有之前对抗天劫时的凝重。

陆寻顺着光柱望向天际,紫电云层的边缘正在融化,露出后面澄澈的蓝天。那些曾让守脉人闻风丧胆的天劫异象,此刻像被戳破的泡影般消散,只剩下淡淡的光晕在云层边缘流转:“是和气在净化煞气。”他往玉髓中注入丝气脉,光柱突然分出无数支流,往九州各地蔓延,“枢纽在引导龙气安抚天地,这才是真正的破劫。”

黄河岸边,老赵正指挥村民加固刚露出的堤岸。浑浊的洪水退得极快,露出像被母亲唤回的孩子般退回河道。他突然发现退去的水面上漂着无数金红色的光点,光点所过之处,被煞气污染的泥沙竟变得黝黑肥沃:“是龙脉和气!”他往空中作揖,青铜烟杆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陆小友他们成了!”

河床上,几个孩童正追着光点奔跑,他们光着脚丫踩在湿润的泥沙里,笑声清脆得像风铃。被洪水围困多日的村民们搬出晾晒的粮食,妇女们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生火,炊烟升起时,竟与水面的金红光点交织成网:“快看!鱼!”个孩童突然指着河道惊呼,群银白的鱼群逆流而上,在清澈的河水中划出银色的弧线,那是多年未见的黄河鲤鱼。

华山玉女峰上,清虚道长的弟子们正清理着罡风留下的狼藉。被吹断的松柏枝桠间,突然冒出星星点点的绿意,那些曾被煞气侵蚀的岩石竟渗出晶莹的水珠。名小道士发现岩壁的裂缝里长出株紫色的花,花瓣上还沾着金红色的光点,凑近时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师兄快看!这是‘护脉花’!只有龙气充沛的地方才会开!”他小心翼翼地将花摘下,花瓣触碰到指尖的瞬间,竟化作丝暖流汇入体内。

山腰处,被罡风逼入山洞的村民们陆续走出。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本寸草不生的山坡已铺上层薄薄的绿毯,那些曾让他们胆战心惊的风啸声,此刻变成了清脆的鸟鸣。位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抚摸着棵断松,树皮上渗出的汁液沾在指尖,竟带着股清甜的气息:“多少年没见过这般景象了……”他望着昆仑方向的金光,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守脉人真的护住咱们了。”

四川盆地的地缝旁,蜀山道士们正往裂缝中填入特制的镇煞土。原本吞噬切的地缝此刻像疲倦的巨兽般合上嘴,裂缝边缘的土地在金红光点的滋养下微微隆起,冒出簇簇金黄的野花。玄机子用朱砂笔在合拢的地缝上画符,笔尖划过之处,地面竟浮现出淡淡的龙纹,与昆仑玉髓的纹路遥相呼应:“龙脉在自我修复。”他往符上吹了口气,龙纹突然亮起,“这地脉之气比之前强了三成,是共生枢纽的功劳!”

地缝附近的村落里,村民们正将抢救出的粮食搬回修复的屋舍。位妇人发现自家水缸里的水变得异常清澈,水底沉着颗金红色的光点,用这水淘米时,米粒竟变得饱满发亮:“当家的你看!这水成仙水了!”她的丈夫往昆仑方向望去,那里的金光虽远,却能感觉到股温暖的气脉在土地里流动,让脚下的土地微微发烫,像有生命在苏醒。

东海之滨的渔村,曾被海啸威胁的渔民们正将渔船重新推入海中。原本漆黑如墨的海水此刻恢复了蔚蓝,浪涛拍打着礁石的声音变得温和,那些曾让他们恐惧的煞鱼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跃出水面的海豚。位老渔民望着海天相接处的金光,手里的渔网突然自动展开,网眼上沾着的金红光点让渔网微微发亮:“龙王爷息怒了……”他往海中撒了把鱼食,鱼群争食的景象让他露出久违的笑容。

中原大地的开封龙亭,玉璧上的“和”字与昆仑的金光产生共鸣。原本因天劫动荡的地脉气脉变得平稳,潘杨湖的水清澈见底,锦鲤在水中追逐着金红色的光点。守脉人们聚集在龙亭广场上,看着空中缓缓消散的煞气,有人敲响了沉寂多日的铜钟,钟声传遍开封城,引来百姓们的欢呼。位卖灌汤包的老汉将刚出笼的包子分给众人,蒸腾的热气中竟缠绕着淡淡的龙气:“吃了这龙气包子,往后日子定能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