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6章 戏文约
沈砚整理太爷爷日记时,在夹页里发现张泛黄的戏单。
是鸣春班的《生死契》,主演栏写着“沈砚 饰 书生”“曼青 饰 幽魂”,日期正是民国二十六年那个瘟疫肆虐的三月。戏单背面用胭脂画着朵玉兰花,花心里藏着行小字:“待我唱完这出,便赎你出籍。”
字迹被泪水晕得发糊,却透着股执拗的热烈。
她突然想起叔公说过,太爷爷年轻时在戏班跑过龙套,后来被家族抓回去继承家业,才断了唱戏的念想。而沈曼青,是当时有名的“戏班花”,因家道中落被卖进班子,唱的正是最擅长的幽魂戏。
“原来他们的缘分,是从戏文里开始的。”沈砚摩挲着戏单上的名字,突然懂了沈曼青为何总在镜中梳头——戏里的幽魂,总在月圆夜对着镜子梳妆,等书生来赴百年约。
深秋的戏台早没了当年的模样,只剩断壁残垣,台柱上还留着“鸣春班”的刻痕,被风雨侵蚀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沈砚带着戏单来的时候,正赶上村里搭台唱老戏,演的恰好是《生死契》。
扮演幽魂的花旦穿着月白戏服,站在台上唱:“棺中月冷,镜里魂孤,百年一诺,谁肯相赎?”
唱腔婉转,竟和沈曼青当年的声音有七分像。
沈砚坐在台下,突然看见戏台上多了个影子。穿红嫁衣的女人站在花旦身后,正跟着哼唱,鬓边的玉兰花落在戏服上,瞬间化作点点荧光。台下的老人们都没看见,只有她颈间的平安锁在发烫,映得戏单上的字迹渐渐清晰。
“她是来赴最后的约。”沈砚轻声说。
戏唱到高潮,书生冲破家族阻拦,跪在幽魂墓前,举着半块玉佩哭:“青妹,我来迟了!”
台下突然起了阵阴风,卷起满地落叶,绕着戏台飞了三圈。沈砚看见穿红嫁衣的影子走上台,接过书生手里的玉佩,与自己颈间的半块合在一起,化作道红光,融进戏台的地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