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广播
林枫发现,自己总能在空荡的教室里,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少年身影。
不是幻觉。每当他在黑板上写下“1987年”,那个身影就会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手里转着半截粉笔,眼神清澈得像雨后的天空。直到下课铃响,身影才会随着粉笔灰一起消散。
“林老师,您在看什么?”林小雅抱着作业本走进来,她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手里总拿着一个老式收音机——那是她在钟楼地下室的木箱里找到的,外壳布满划痕,却还能勉强出声。
“没什么。”林枫收回目光,注意到那台收音机正在播放一首童谣,旋律诡异得熟悉——正是当年他们闯入育英中学时,听到的那首从雾里传来的调子。
“这收音机很奇怪。”林小雅拧了拧旋钮,杂音里突然清晰地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明儿,别跑远了,刘姨给你留了糖……”
是刘桂芬的声音!
林枫猛地按住收音机:“再调一次!”
杂音再次涌来,这次夹杂着火焰的噼啪声,还有一个苍老的嘶吼:“锁门!快锁门!别让他出来!”——是周志强的声音。紧接着,是李明带着哭腔的喊叫:“刘姨!救我!”
最后,所有声音都被一声巨响吞没,只剩下那首童谣,在空荡的电波里反复循环。
“这是火灾当天的录音。”林枫的手指在收音机外壳上摩挲,那里刻着一个模糊的“刘”字,“刘桂芬在火灾前,一直用收音机录下校园里的声音,她想给李明留个念想。”
当天下午,他们在纪念馆的储藏室里找到了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里面装着十几盘磁带。最底下的一盘贴着标签:“明儿的生日,1987年5月20日。”
磁带里没有歌声,只有刘桂芬粗糙的笑声,和一个小男孩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沙沙声。“明儿说,长大了要当老师,教那些没人管的孩子。”刘桂芬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就是周班长总欺负他,我这把老骨头,护不住咯……”
录音的最后,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周志强的声音带着威胁:“刘婆子,再敢给那野种送吃的,我就把你偷藏的收音机砸了!”
磁带在这时戛然而止,仿佛被人硬生生扯断。
林小雅在磁带盒里,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一个地址:“城东废品站,找老陈。”
废品站的老陈是个瘸腿的老头,看到收音机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这是刘大姐的机子!当年她总说,等明儿长大了,就用这机子教他学英语。”
他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里面装着一本牛皮封面的日记,扉页上写着“陈建国”——是老陈的名字,也是当年育英中学的校工,负责修理课桌椅。
“火灾那天,我在木工房修黑板。”日记里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惊人的冷静,“我看见周志强把李明推进教室,锁了门,还在门缝里塞了报纸。刘大姐拿着铁锤砸门,周志强就把她推倒在钟楼底下。”
林枫的呼吸骤然停滞——原来刘桂芬不是冲进火场的,是被周志强推倒后,眼睁睁看着火燃起来的!
日记的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简易的地图,标注着“钟楼地基下的暗格”。老陈用红笔在旁边写着:“刘大姐藏了东西,说要等明儿考上大学再给他看。”
他们连夜撬开钟楼的地基,暗格里果然有一个铁皮盒。盒子里没有贵重物品,只有一张李明的成绩单(数学考了98分),一朵压干的野菊花,还有半块用锡纸包着的、已经硬得像石头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