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6章 丝线长明

(丝线长明)

 春去秋来,绣坊门前的槐树愈发繁茂,树下总聚着听故事的孩童。苏瓷戴着老花镜,将绣绷上的金线理好,看着桑织教几个学徒绣并蒂莲。忽有穿校服的少女跑进来,鬓角沾着槐花,怀中紧紧抱着个褪色的布包。

 "奶奶说,这个该还给您。"少女掀开布包,露出半块绣着蝴蝶的帕子,边缘金线绣着"沈"字,"她临终前说,当年在逃荒路上,是绣坊的人给了她这块帕子。"苏瓷接过帕子,指尖抚过微微凸起的针脚,记忆突然闪回二十年前——那时她刚成为绣庄学徒,曾偷偷把边角料绣成帕子,送给路过讨水喝的小女孩。

 当夜,绣坊的油灯无风自动。苏瓷在整理库房时,发现角落里尘封的檀木匣,打开后竟是本从未见过的绣谱。泛黄的纸页上,除了精妙的针法图,还密密麻麻写满批注:"以真心为线,方能绣尽人间情意。"最后一页夹着张合影,照片里年轻的沈小姐与丫鬟并肩而笑,身后的绣架上,半幅未完成的并蒂莲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次日,桑织发现绣坊来了位特殊客人。西装革履的男人捧着老式留声机,说这是祖父的遗物,临终前叮嘱一定要送到此处。留声机转动,沙沙的杂音中,竟传出女子清唱的小调:"并蒂莲,开并蒂,一针一线绣佳期..."男人红着眼眶解释,祖父生前常说,小时候总在绣坊外听这歌声,那是他记忆里最温暖的声音。

 暴雨突至的深夜,雷鸣照亮绣坊的玻璃橱窗。正在赶工的学徒们惊恐地发现,橱窗上的倒影里,除了自己,还有几个身着民国服饰的身影。苏瓷却笑着给大家添茶:"是老朋友们来看看新绣品。"闪电再次劈下的瞬间,众人恍惚看见沈小姐、丫鬟和曾经被困的魂魄们,正围在绣架前,轻声指点着针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