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局:火星基地的第一缕氧
(作者:向阳舒展)
火星乌托邦平原的晨曦带着铁锈色的温柔,透过 “祝融三号” 基地的穹顶舷窗,在红色土壤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林小宇的手指按在生态监测舱的观察屏上,指尖的温度在冷硬的玻璃上凝成细小的雾珠 —— 屏幕内侧,周星辰培育的第四代抗辐射苔藓正舒展翠绿色的叶片,与拟态植物的红色气根交织成网状,每个交织点都泛着银白色的微光,那是氧气气泡在低重力环境下缓慢升腾的轨迹。
“氧气浓度突破 17% 阈值!” 周舟的声音通过神经通讯器传来,年轻工程师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监测舱角落,她面前的数据流如绿色瀑布般滚动,“持续监测 749 分钟无波动,苔藓 - 拟态植物共生系统进入稳定循环。” 全息屏上的三维模型显示,基地中央的生态舱已形成微型氧气层,淡蓝色的气体云随通风系统流动,在舱顶形成与地球等高线相似的波纹,“按这个速率,三个月后可实现全基地短期无面罩活动。”
陆田野调试的量子气体分析仪突然发出蜂鸣,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闪烁着紫色警告灯。“检测到未知气体成分,占比 0.37%。” 年轻工程师放大质谱图,一组从未在地球或已知天体数据库中出现的分子链正在旋转,每个原子节点都发出微弱的荧光,“碳氢比异常稳定,更像是生物合成产物,而非地质活动释放。” 他将数据同步至地球指挥中心,传输进度条旁自动标注着玉琮形的加密标记 —— 这是 “749 平衡协议 v5.0” 新增的未知信号预警机制。
林小宇的星系图全息盘在操作台上自动展开,柯伊伯带的异常信号源与火星未知气体的分子振动频率被红色虚线连接。“玄鸟号传回的最新数据显示,柯伊伯带星际介质中存在相同的振动频率。” 他调出两者的频谱对比图,主峰位置完全重叠,误差仅 0.01 赫兹,“这不是巧合 —— 就像不同语言的相同词根,暗示着某种宇宙生命的共性密码。” 全息盘边缘弹出林望舒的留言:“你祖父总说,氧气是文明的呼吸,而未知气体可能是宇宙的低语。”
基地的庆祝声浪还未平息,王强的全息影像已出现在指挥舱。老工程师的手指划过氧气浓度曲线,目光停留在 17% 这个关键节点上 —— 这恰好是地球早期生命诞生时的氧气水平。“1974 年你曾祖父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环境时,也得出过相同的数据。” 他调出 “银盒子” 档案中的泛黄图表,两组跨越半个世纪的曲线在屏幕上重叠,“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未知气体,它们的分子结构太‘有序’了,不像自然形成。” 腕表内侧的 “共享” 刻痕在全息光线下泛着微光,与火星氧气层的波纹形成奇妙共振。
陆玄的玉琮模型在神经监测台发出温润的绿光,符号学分析系统正将未知气体的分子结构转化为可视化符文。“这些分子键的排列规律,与林念默设计的共生纹路相似度达 73%。” 神经科学家的影像虽有延迟,但指尖划出的符文已在屏幕上形成动态矩阵,“特别是碳链的分支角度,完全符合玉琮神人兽面纹的比例美学 —— 这更像是某种编码信息,而非随机产物。” 他放大其中一段分子链,碳原子的排列赫然构成微型的双生盾图腾,让年轻团队倒吸一口冷气。
争议在全球联盟视频会议上迅速发酵。欧洲代表坚持认为应立即封闭生态舱,“未知气体可能携带星际病原体” 的警告在虚拟会场回荡;非洲代表阿德巴约则敲击桌面反驳,老人胸前的月球岩石徽章反射着屏幕的光芒:“17% 的氧气浓度证明这是友好信号,当年林教授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月兔样本,也被质疑过同样的问题!” 全息投票界面上,“继续观测” 与 “紧急封闭” 的支持率一度陷入胶着,直到王强调出 1974 年原始地球气体分析报告 —— 其中也存在类似的未知有机分子。
林小宇团队的 “气体密码翻译器” 在争议中加速研发。陆田野优化的量子算法将分子振动频率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周舟则用玉琮符号学数据库进行解码,林小宇负责比对柯伊伯带信号的语法规律。当三者的工作成果在全息屏上叠加,一组断断续续的字符开始闪烁:“—?—?/?—?— / ——— /???—?” 年轻科研者们屏住呼吸,看着翻译器将摩尔斯电码转化为文字,最终在屏幕中央形成模糊的短句:“欢迎… 平衡… 文明…”
“这不是幻觉!” 周舟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翻译器的置信度显示 91.7%,误差主要来自气体浓度波动,“我们用三种不同算法交叉验证,都得到相似结果。” 她调出分子结构与玉琮符文的对应表,每个碳原子的位置都精准对应符号学中的 “善意” 词根,“林念默阿姨的符号学理论果然正确 —— 宇宙中最通用的语言,是平衡与共生的数学表达。” 生态舱的观察屏上,氧气气泡恰好与未知气体的紫色分子在玻璃上碰撞、融合,形成微型的双生盾图案。
陆玄的玉琮防火墙此时拦截到异常访问请求,某商业航天公司试图绕过联盟协议,直接获取气体样本的原始数据。“他们想垄断这种‘星际沟通技术’。” 神经科学家的影像带着怒意,玉琮投射的防御矩阵瞬间将入侵 ip 锁定,“但翻译器的核心算法已植入伦理锁,任何用于商业开发的尝试都会触发自毁程序。” 他展示的访问日志中,攻击数据包在接触核心代码前,均被双生盾图腾形的屏障弹回,留下 “权限不足” 的符号学警告。
王强的远程指导通过量子信道传来,老工程师建议在生态舱加装 “文明对话接口”—— 一套能释放特定频率声波的装置,通过改变气体分子的振动模式,尝试发送地球文明的回应信号。“你祖父的笔记里写着,首次接触应遵循‘平衡三原则’:不主动干扰、不隐瞒善意、不停止探索。” 腕表的齿轮声通过通讯器传来,与生态舱的氧气循环声形成奇妙的节拍,“这 17% 的氧气浓度,可能就是宇宙给我们的对话音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