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局:太空垃圾的幽灵轨迹
(作者:向阳舒展)星际拓荒的轨道监测中心悬浮在月球背面的永久阴影区边缘,三十块全息屏组成的环形监测阵列投射出幽蓝的光芒,将林望舒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指尖划过虚拟星图,37块废弃卫星碎片的运行轨迹如银蛇般扭动,其中编号“2007-014”的残骸尤为刺眼——它的金属外壳在太阳风中反射出冷光,轨道参数显示与采矿飞船“夸父一号”的航线将在72小时后精准交叉,碰撞概率锁定在1.2%的危险阈值上。
“这不是概率问题,是必然风险。”林望舒将碎片三维模型放大至真人大小,全息投影中能清晰看到残骸表面狰狞的撞击痕迹,“这是2007年反卫星试验的遗留物,携带4.7公斤未爆燃料,一旦碰撞相当于引爆半吨tnt。”他调出欧航局2019年的事故报告,碎片撞击货运飞船的慢动作回放让监测中心的气氛瞬间凝固——金属熔流如火山喷发,整艘飞船在8秒内解体为1700块新的太空垃圾。
数据分析师老郑推了推防辐射眼镜,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跳跃:“碎片直径1.2米,相对速度11.7公里\/秒,正好在‘夸父一号’的氦-3储存罐航线盲区。我们的规避系统反应时间需要0.8秒,但探测雷达会被月球磁场干扰……”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化作一声叹息,“除非提前清理,否则就是赌命。”
林望舒的目光落在父亲林昭远的“地外生态笔记”上,泛黄的纸页里夹着2007年的剪报,标题《反卫星试验:太空生态的隐形杀手》旁有老人红笔批注:“每块碎片都是悬在文明头顶的利剑。”他摩挲着笔记边缘的磨损痕迹,五年前父亲就是因为坚持暂停危险采矿任务,被董事会以“决策失误”为由罢免总指挥职务,最终在抑郁中离世。
“清理方案预算多少?”林望舒调出资源调配系统,指尖悬在申请按钮上方迟迟未落。全息屏显示清理机器人“清道夫三号”的激活成本相当于2吨氦-3的开采收益,而“夸父一号”此次任务的预期利润刚好能填补公司季度亏损,董事会的压力像月球重力一样沉甸甸压在心头。
“林总监,张总的全息会议请求。”助理的声音带着犹豫,虚拟屏上突然弹出张启明的影像——这位新任ceo穿着定制航天服,背景是地球的蔚蓝弧线,刻意营造的“开拓者”形象与监测中心的紧张氛围格格不入。“听说你又在为几块太空垃圾杞人忧天?”他嗤笑一声,调出财务报表在他眼前展开,“清理费200万,够采2吨氦-3,换算成利润就是1.2亿,你算过这笔账吗?”
林望舒将欧航局的事故报告甩到他面前:“上次类似事故让欧洲损失5亿欧元,还不算宇航员的生命成本。”他放大碎片模型的燃料舱部分,“这不是垃圾,是定时炸弹。”张启明的影像突然扭曲,显然在刻意压制怒火:“林望舒,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被所谓的‘生态安全’捆住手脚。当年他错过火星开发黄金期,现在你要葬送氦-3项目?”
这句话像冰锥刺进林望舒心脏。父亲临终前躺在病床上,还在研究碎片轨道参数,喃喃念叨“月球背面的敏感区不能碰”。那时张启明作为副总,天天在病房外游说股东,最终以“生态保护影响收益”为由冻结了所有安全预案。此刻监测中心的预警灯开始闪烁,“2007-014”的碰撞概率跳到1.3%,红色数字在张启明的影像旁跳动,像在无声抗议。
会议被强行中断时,林望舒的加密终端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一串动态密码,解锁后显示“749局太空安全专员秦朝阳”的标识,紧接着传输来的原始轨道参数让他瞳孔骤缩——这组未经过滤的数据显示,“2007-014”在2019年有过三次异常变轨,推力方向与某商业卫星公司的轨道修正矢量完全吻合。
“这不是自然漂移。”秦朝阳的虚拟影像出现在屏幕角落,年轻人穿着749局的藏青色制服,胸前的“双生盾”图腾与父亲秦烽的徽章一模一样。“我对比了十年轨道数据,发现每次变轨都对应这家公司的卫星发射窗口。”他调出加密文件,749局的应急条例第3.7条赫然在目:“地外活动应以生态安全优先,商业利益不得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
林望舒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可疑记录:2019年某商业公司曾申请月球背面轨道使用权,被父亲以“生态敏感区”驳回后不久,就发生了首次碎片异常变轨。“他们为了抢占近月轨道,故意改变碎片轨迹?”他的指尖冰凉,调出碎片与“夸父一号”的航线模拟——如果按原始参数计算,碰撞点正好在父亲标注的“月兔栖息地”正上方,那里的氦-3矿脉最丰富,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区域。
秦朝阳突然切断常规通讯,切换到749局的量子加密信道:“我爸说你父亲当年留了后手。”他传输来的全息地图上,月球背面的暗河网络被标上红色警戒线,“这些熔岩管道里有17处远古水冰储备,碎片撞击可能引发连锁爆炸,污染整个月球水源。”地图角落的签名是“林昭远”,笔迹与轨道参数旁的批注完全一致。
监测中心的警报声突然尖锐起来。张启明的助理强制推送了新的轨道数据,“2007-014”的碰撞概率被修改为“低风险”,红色预警灯被手动关闭。林望舒冲到老郑的操作台,发现原始参数已被覆盖,备份系统显示“权限不足”。“他在销毁证据。”老郑的声音发颤,“刚才张总亲信来过数据中心,说是‘系统优化’。”
窗外的月球平原在地球光照下泛着银辉。林望舒想起父亲书房里的航天模型,“夸父一号”的原型机旁总放着一枚平安符,符纸上的“月神护佑”四个字是用朱砂混合月球尘土书写的。他的加密终端再次震动,这次是“夸父一号”指令长刘洋的私信,照片里的驾驶舱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平安符,其中一张边角泛黄的符纸与父亲的藏品一模一样。
“我们都看到碎片了,像颗不定时炸弹。”刘洋的文字带着疲惫,“张总说风险可控,但导航系统总在碎片轨道附近跳红。”照片下方附着段短视频,宇航员们在失重环境下贴符纸,其中位老航天员说:“这是林昭远总指挥当年送的,说太空任务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敬畏。”林望舒突然注意到驾驶舱的舷窗上,有人用马克笔写着“生态优先”——正是父亲当年的口头禅。
他将照片设为屏保,指尖划过父亲的平安符图案。监测中心的时钟指向月球时间凌晨三点,距离“夸父一号”发射还有48小时。张启明的全息通知突然弹出:“终止碎片清理方案,按原计划执行采矿任务。”末尾附着条董事会决议,除林望舒外的七名董事全票通过,理由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原则”。“我不能让悲剧重演。”林望舒打开加密文件夹“广寒宫的守护者”,密码验证通过的瞬间,父亲的语音日志自动播放:“2019年7月12日,发现碎片异常变轨,怀疑人为操控,已备份证据至749局……”他快速浏览父亲留下的证据链,某商业公司的内部邮件显示他们曾“雇佣太空垃圾处理公司进行轨道调整”,而那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张启明的远房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