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舒展P 作品

第565章 局 :曙光初现

(作者:向阳舒展)1970年的隆冬,507所的暖气片发出沉闷的嗡鸣,将满室的紧张情绪烘得发烫。乾老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颤,听筒里传来林昭远压抑着兴奋的声音:“青海发现个孩子,能隔着信封读字,骗过了当地科委所有人!”窗外的北风卷起雪粒,拍打着玻璃,却盖不住他眼底骤然亮起的光——在经历无数次被伪特异功能案例欺骗的失望后,这或许就是他们等待多年的那道曙光。他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排除万难归国投身科研的坚定,此刻的507所,也正需要这样的信念去冲破迷雾。

三天后,西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12岁的周明远蜷缩在软卧包厢角落。他瘦小的身躯裹着宽大的蓝布棉袄,手指紧张地揪着衣角,时不时偷瞄对面的李砚秋。这位女研究员看似专注地织着毛衣,银针在指间翻飞,可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过少年。自从接到线报,李砚秋已经连续三天走访周明远的学校、邻居,确认他来自普通工人家庭,在校成绩中等,唯一的“特别”,就是总能在猜灯谜时,准确说出密封纸条上的答案。

“小周,试试这个。”当列车驶入华北平原,林昭远变魔术般掏出五个牛皮信封。这些信封经过特殊处理,内壁涂有防透视涂层,封口处还贴着507所的防伪封条。周明远踮着脚,小手接过信封时微微发抖。他深吸一口气,把信封贴在眉心,稚嫩的嘴唇翕动着:“第一个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第二个……”随着一个个答案被证实,林昭远记录的钢笔在纸上划出凌乱的弧线,李砚秋手中的织针也忘了动作,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抵达507所时,实验室里早已严阵以待。周启铭守在脑电图仪旁,反复检查设备参数;陈默在角落里调试着微型摄像机,确保不会错过任何细节。“开始吧。”乾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周明远费力地爬上特制的电磁屏蔽舱座椅,面前的机械臂缓缓递来新一批密封信封。这次,信封里不仅有诗词,还混入了随机绘制的几何图形、用生僻字体书写的短句。

当少年准确说出第七个信封内的不规则六边形时,周启铭突然扯松了领带。“暂停!”他一个箭步冲进舱内,蹲下身子,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从少年耳后取下几根头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采集一件稀世珍宝。经检测,头发上没有任何微型摄像头或窃听装置。而此时,脑电图监测屏幕上,θ波与γ波正以诡异的频率震荡,这种脑电活动模式,与他们之前记录的237个案例都截然不同,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让玄真子来。”乾老的指令一下,空气瞬间凝固。道士盘坐在观察室,桃木剑上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此子灵台清明,周身似有清气流转。”玄真子的话让陈默皱起了眉头,这位刑侦专家立刻调出少年过去三个月的所有行动轨迹,仔细核查每一个细节,确认他没有接触过任何可能传递信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