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集:准备南行

大民商途:南行前的筹备与牵挂

 接下来的几天,陈远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南行的筹备上。天刚蒙蒙亮,他就揣着两个冷硬的窝头出了门,先往镖局赶。掌柜的已经在账房里等着他,桌上摊着一张泛黄的旧地图,边角都被磨得发毛。

 “南方的路我只早年跑过两趟,记不太清细节了,”掌柜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滑动,划过几条弯弯曲曲的线条,“你看,从咱们镇往南走,先过青石桥,再绕开黑松林,那片林子常年不见日头,据说常有野兽出没。再往前就是浣溪河,雨季刚过,河上的木桥说不定还晃,过的时候得让伙计们多留意。”

 陈远凑过去,把掌柜说的路线在心里默念了两遍,又从怀里掏出纸笔,一笔一划记下来:“掌柜的,那浣溪河要是涨水了,有没有别的路能绕?”

 “有是有,但得多走三十里山路,”掌柜的叹了口气,“山路更难走,还可能遇到山贼。去年就有个小镖局的人,在那山路上被劫了货,人也受了伤。你这次去,可得把心提到嗓子眼上。”

 从账房出来,陈远没歇脚,又去找镖局里最有经验的老镖师张叔。张叔正坐在院子里磨镖枪,枪头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听说陈远要去南方,他放下手里的磨石,拉着陈远坐在板凳上,打开了话匣子。

 “南方和咱们北方不一样,不光路难走,气候也怪,”张叔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白天可能还热得穿单衣,到了晚上就凉得厉害,你得让柳丫头给你多备件薄棉袄。还有,南方的水软,喝不惯的人容易闹肚子,你带上点咱们镇上的干姜片,煮水喝能驱寒。”

 陈远点点头,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张叔又想起什么,起身从屋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陈远:“这里面是我以前治外伤的药膏方子,还有几包现成的药粉。南方多蚊虫,万一被叮咬发炎,或者路上受了小伤,这药粉能派上用场。”

 “张叔,谢谢您。”陈远接过布包,心里一阵发热。他知道张叔的手艺金贵,这药膏方子平时从不轻易示人。

 忙到晌午,陈远才匆匆往家赶。刚推开院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柳如氏正坐在屋檐下,手里拿着针线,旁边的竹筐里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看见陈远回来,她赶紧放下针线迎上去:“回来了?快歇会儿,我给你留了饭,在锅里温着呢。”

 陈远跟着她进了屋,看见桌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还有一碟咸菜和两个白面馒头。他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刚咽下去,就看见柳如氏从里屋抱出一个蓝布包袱,放在他面前。

 “我给你收拾了四件换洗的衣裳,都是厚点的棉布,南方潮,厚布耐穿,”柳如氏打开包袱,一件一件指给陈远看,“这里面是干粮,我烤了些饼,还煮了点肉干,路上饿了就能吃。药品我也备好了,有治头疼脑热的,还有治拉肚子的,都用小纸包好,写了名字,你到时候别拿错了。”

 陈远看着包袱里整齐的东西,眼眶有点发热。他伸手摸了摸包袱最底下,摸到一个小小的瓷罐,打开一看,是淡黄色的药膏,带着淡淡的菊香——那是柳如氏前几天用菊花和猪油熬的护手膏。

 “南方天气潮湿,你天天握缰绳,手容易裂,”柳如氏见他发现了护手膏,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我多熬了点,你记得每天涂。要是不够,等你回来我再给你熬。”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陈远把瓷罐放回包袱里,伸手握住柳如氏的手。她的手有点凉,指尖还有点粗糙,那是平时洗衣做饭、缝补衣裳磨出来的。“我会尽快回来的,你在家别太累了,院子里的活要是干不动,就等我回来再干。”

 “我不累,你别担心我。”柳如氏摇摇头,又想起什么,“对了,我昨天去镇上给你买了双新布鞋,鞋底我纳了三层,特别耐磨,你路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