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集:铁犁的泥土

《铁犁下的岁月记忆》

 第一章:展厅相遇

 在市博物馆的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古代农具,它们静静地待在展柜之中,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里的故事。这天,老农张叔应孙子的邀请,来到了这博物馆。

 张叔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深蓝色布衫,头戴一顶旧草帽,脚下是一双沾满泥土痕迹的布鞋,虽然身处这现代化的展厅,却依旧带着那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他的双手粗糙且布满老茧,那是多年劳作留下的印记。

 当他走到摆放铁犁的展柜前时,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光亮,仿佛见到了一位久违的老友。他微微弯下腰,凑近展柜,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把铁犁,喃喃自语道:“你看这犁尖,磨得比我那把还亮。”说着,他缓缓蹲了下来,继续说道:“当年它翻起的土,现在准长了好庄稼。”

 孙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爷爷,不明白爷爷怎么对着一把铁犁就发起了呆,还说着这些奇怪的话。他扯了扯张叔的衣角,问道:“爷爷,你在说啥呀?这铁犁有啥特别的吗?”张叔这才回过神来,摸了摸孙子的头,眼神里满是回忆,说道:“乖孙儿啊,这铁犁可不简单呐,它背后可有好多故事哩,爷爷给你讲讲吧。”

 第二章:早年岁月

 张叔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土地就是村民们的命根子。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靠着土里刨食勉强维持生计。

 张叔记得自己刚懂事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在田里帮忙了。那时候用的犁还是那种老式的木犁,犁头是铁铸的,不过很容易钝,用不了多久就得拿去铁匠铺里重新打磨。每次去铁匠铺,张叔总是好奇地看着铁匠师傅抡起大铁锤,一下一下地敲打着犁头,火星四溅,在那昏暗的作坊里,像是绽放的绚烂烟火。

 到了张叔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好不容易换了一把新的铁犁,那铁犁刚拿到手的时候,乌黑发亮,犁尖锋利得很。张叔第一次跟着父亲用那新铁犁下地干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父亲在前面牵着牛,张叔在后面扶着犁把,随着牛的缓缓前行,铁犁破开土地,那黝黑的土壤就像波浪一样向两边翻卷开来,新鲜的泥土气息瞬间弥漫在整个田间。

 张叔看着那翻起的土,仿佛已经看到了秋天里沉甸甸的麦穗,心里满是对丰收的憧憬。可那时候干活辛苦啊,一天下来,张叔的双手被犁把磨得通红,胳膊也酸痛得抬不起来,晚上躺在床上,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但第二天,天一亮,他还是咬着牙跟着父亲继续下田了,因为一家人都指望着那几亩地能多产点粮食呢。

 第三章:成长与担当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张叔也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长成了一个壮实的青年。父亲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了,家里田里的活计大多都落到了张叔的肩上。

 那把铁犁也成了张叔最得力的“伙伴”,每年春耕秋收,它都在田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叔对它爱护有加,每次用完都会仔细地清理干净,再给犁尖涂上一层薄薄的油,防止生锈。

 有一年,遇上了大旱,村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村民们心急如焚。张叔看着自家田里干裂的土地,决定带着铁犁去翻地,想着也许能把地下更深层的水分翻上来,救救那些快要渴死的庄稼。

 那几天,张叔从早到晚都在田里,顶着炎炎烈日,赶着牛,一遍又一遍地用铁犁翻着土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滴落在那滚烫的土地上,瞬间就被蒸发了。可张叔没有放弃,他知道,一旦放弃了,这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也许是老天被张叔的执着感动了,在他们翻地后的没几天,竟然下了一场及时雨。那场雨下得酣畅淋漓,地里的庄稼像是得到了救命的甘霖,一下子又焕发出了生机。而张叔看着那重新变得湿润的土地,满心欢喜,更加觉得这铁犁就是家里的大功臣。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叔也娶了媳妇,有了自己的孩子。媳妇也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平日里会帮着张叔一起下地干活。一家人围着那几亩地,虽然日子过得平淡,但也充满了温馨。而那把铁犁,依旧默默地在田间耕耘着,见证着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也见证着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

 第四章:变迁的时代

 后来,村子里开始有了一些新变化,有人买了拖拉机,那“突突突”的声音在田间响起时,可把大家都给惊到了。张叔看着那铁家伙,心里既新奇又有些失落。

 他知道,时代在变,这些现代化的农具会慢慢取代他们用了多年的老物件。果然,没过多久,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拖拉机犁地了,又快又省力,效率比用铁犁高了好多倍。

 张叔家的那把铁犁也渐渐被闲置在了角落里,偶尔张叔会去擦擦它,看着它那不再锋利的犁尖,心里满是感慨。曾经它陪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翻了多少亩地,种出了多少粮食,可如今,却只能在角落里蒙尘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都去了城里读书、工作,家里的地也越来越少种了,大多都流转给了别人。张叔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硬朗了,只能偶尔去田里看看,回忆一下那些年用铁犁劳作的日子。

 第五章:传承与希望

 孙子听着爷爷讲述着这些过往,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艰苦的岁月,但从爷爷的眼神和话语里,也能感受到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张叔看着孙子,语重心长地说:“乖孙儿啊,爷爷给你讲这些,就是想让你知道,咱这日子能过得越来越好,可不能忘了过去的苦啊。这铁犁虽然现在不用了,可它代表着咱老一辈人的勤劳和对土地的那份情,你可得记住了。”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爷爷,我记住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不怕吃苦,好好干活。”张叔听了,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有些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哪怕时代在变,那份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永远都不能丢。

 从博物馆出来后,张叔牵着孙子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张叔回头望了望那博物馆的方向,仿佛又看到了那把铁犁,它静静地待在展柜里,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继续向后来的人们讲述着那些关于土地、关于劳作、关于生活的故事。

 第六章:回忆的涟漪

 回到家后,张叔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思绪还沉浸在博物馆里看到铁犁的那一刻。那把铁犁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大门,往昔的点点滴滴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