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春 作品

第500章 民国女子逆风一生2

卢氏顾忌太多,何天可没有顾虑。

在租界逛了两天,回去何天就关起门来写写画画,经过三天闭门修炼,何天拿出十几张画稿,直接到铺子里要求现在就赶工制作成衣。

铺子掌柜有点为难。

“大小姐,不是我不愿意听您的,库房料子已经不多了,要是全部用来做这些成衣,万一卖不出去,老爷采购还没回来,那这铺子生意就得黄了。”

何天笑道:

“月月亏损,黄是早晚的事,到时候我们家把铺子卖了,照旧能过日子,掌柜的你就要另谋高就,只怕现在市面上找到一个月二十五大洋的活儿也不容易。

与其坐等关门,不如换个思路试试,就照做吧,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掌柜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

于是绣娘们手里缝纫机踩的飞快,一套套漂亮修身的旗袍被挂在橱窗里。

外表丝绸华丽,里面皮子舒适柔软。

很快,店里一天营业额就超过过去一个月的。

掌柜忙的脚打后脑勺,还要去催促绣娘没日没夜赶工。

给足了加班费,绣娘们做的也起劲,起码比之前没有活儿,随时面临关门失业的情况好啊!

就在掌柜发愁,仓库料子不多的时候,何天的父亲何瑛,带着一车队的料子终于回来了。

掌柜激动的快哭出来了,赶紧让清点入库,那边又加班加点。

不少太太小姐不满足于跟人撞衫,进店就要求量身定做。

何天直接在铺子里设雅间,请人进去,自己亲自给人量尺寸,根据各人的短板和长处,单独设计她们满意的衣服。

当然了,费用翻十倍不止,设计费也要钱,而且纽扣都用的玉石,还有珠花缝制在衣服上。

这种风格,在整个嘉城都是独一份。

奶奶们争相以往衣服上绣宝石为时尚,每天的宴会茶会,都成了何天家衣服的大型交流会。

不出一个月,何天就在嘉城更中心的位置开分店,又把铺子开到沪市去。

沪市的太太们更时尚,也更有钱,大把的宝石送到何天手里,要求把衣服做的极致华美。

何天还接了一笔定做婚纱的业务。

她一个卖旗袍的,竟然也能接到做洋装的业务。

思路打开,何天又另外开了一家卖洋装的铺子,请了几个会说英文法文的女招待来做销售。

穿着洋装说着英文,招待们往门口一站,就像留洋回来的女学生,吸引大批洋人太太们来采购。

洋人此时就是沪市时尚的风向标,在成衣这一块,不过三个月,就起死回生不说,还挣了丰厚的家底子。

卢氏听丈夫说了,心中欢喜。

“好好好,以后这些都是你的嫁妆,是你嫁到石家之后的底气,咱有钱,什么都不用怕。”

卢氏的思想传统守旧,同样的,她生育三次养活两个,又把孩子当做心肝肉,用自己的方式养大孩子们。

弟弟还在读书,家里也有一家卖笔墨纸砚的书斋。

成衣铺子改革成功,养了一批设计师之后,何天就把目光转向书斋。

苦难造就伟大的作品,这时候的文学界算得上是百花齐放,各地书局印刷厂机器都摩出火星子了,自家书斋不景气,问题肯定出在自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