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芯片功能
接着往下看去。
【2、水源安全:(1)净水量大于或等于50升/1人。(2)全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大于或等于85%。(3)至少建成以下任一一种与水资源有关的基础设施:雨水收集膜、地下水净化处、自循环流动水库、冷凝水回收塔。】
陈舟当即对照同舟城又查看了一下,因为有生态箱的降雨模式,他们的净水量已经远远超过了50升/1人的标准。
这个条件顺利达到。
而全城的水资源利用率也非常强,农田灌溉的循环水渠,各种水池、水库等,不管怎么算利用率都超过了85%。
然后就是与水资源有关的基础设施,目前为止就只有“自循环流动水库”满足了条件。
其他雨水收集膜,冷凝水回收塔,因为同舟城处于荆棘荒原中,天然的气候条件导致这些设备都无法在前期建设中完成。
不过陈舟可以随时降雨,所以他不用提前收集,而冷凝水在这荒原中几乎看不见,哪怕有点自然露水也会很快蒸发,轮不到进入回收塔的那一刻。
而地下水净化处的建设倒是在地下河城那边有筹备,看来这个基础设施将来就是让地下河城晋升为一级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了。
随即陈舟又看了看第三个基础指标。
【3、废物处理:(1)垃圾均有无害化处理流程。(2)有机废物得到合理利用,利用率达到60%以上。(3)至少拥有以下一至两个废物处理设施:垃圾焚化利用炉、蚯蚓分解仓(蚯蚓塔)、废物金属熔炼一体线、垃圾无害化处理房。】
如此一看,同舟城同样基本满足了废物处理的有关条件。
比如垃圾的焚化利用处理、以及无害化处理房,一个“垃圾物转化为肥料”的垃圾房就完全搞定,这还是生态箱特有的能力。
而且同步还使得垃圾也成为了有用的肥料,可以得到再利用。
另一个蚯蚓塔也能算在其中,也就是同舟城目前有两个废物处理设施。
废物利用达到60%没有什么问题。
目前看下来,基础指标项同舟城基本都是达标的。
陈舟目光下移,随即一怔,在见到最后一项基础指标“能源”时,他终于发现了同舟城的弱项。
【4、能源供给:(1)城内基础能源供给覆盖率100%。(2)储备能源可以毫无条件支撑全城30天。(3)至少拥有以下一个能源设施:太阳能供能阵列、辐射能导引装置、电能以及其他自然能量吸收释放设备。】
“能源供给”的前面两项还好说。
目前同舟城里的能源供给算是刚好能够覆盖,但多一点就没有了。
而且是同时利用太阳能板和沼气池,至于辐射能,不知道生态箱吸收的日照和月照,再通过陈舟的手段使用出来,算不算是一种辐射能的利用。
但即便算是,这种利用程度也没有完全覆盖,而是只针对一些选项。
也就是如今的同舟城使用的能源是多方面的,自然能量和沼气还有辐射能都有一些,但没有哪种能源使用是主流。
这样看来,在今后发展起来后,这是大忌。
其实如今同舟城连聚变石都有了,只是差一台可以激发它所有效用的装置而已。
抓紧赚钱才是王道,等装置买来就可以彻底解决前期能源供给多样化,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同时用这些指标往晚秋城的发展情况一套,很快就能得知她们那边还有哪些发展缺陷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看了“基础指标”之后,陈舟又看了一下更多的一级生态文明“进阶指标”,涵盖了医疗自治、工业闭环、人口筛选与控制,防御体系等。
而这些指标几乎都是同舟城的弱项,有的甚至连起步阶段都达不到。
只有将这些指标全部完成,才能顺利晋升到二级生态文明。
看来要建好一个综合性强的城市还真不是垒个高墙、种点粮食就能办成的。
不过这芯片里面的内容似乎连接到一个专门的网络,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机制运行的网络。
陈舟查看了登录界面,发现庞老爷子以前用这颗芯片查看过生态文明城市的进阶条件,而且应该也登录过这个网络。
不知道登录后会发生什么,所以陈舟犹豫片刻,并没有立刻登录查看。
他只是将前面看到的基础指标进行了截图,发给兰峰以及地下河城市那边的拉姆。
想了想,又发了一份给铁火王,让他统筹铁火王国各高墙城市的发展情况,重点根据该指标内容让丁婉秋认真对照晚秋城当前发展情况进行提升。
相比以前在黑暗中摸索着发展,如今有了一个能够对照的量化指标,这比前期他们的工作要方便开展了许多。
铁火王如获至宝,按照陈舟的要求认真研究起来。
不过铁火王也并没有立刻将这份指标图下发给所有高墙城市,而是只发给了丁婉秋,然后派出使者开始在自己的各大城市中督促城市逐步建设完善。
不说立刻达到目标,至少也要一步步向这个目标靠近。
当然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今后城市的高度文明发展,所以铁火王并没有说明原因,只是下令各城市要严密遵照使者的指示以及陈舟的指导进行。
至于一些不成熟的发展技术,则会由同舟城提供帮助。
这段时间,陈舟一直在研究庞索送来的这颗芯片,里面除了有各个等级生态文明的指标内容外,就只有那看起来可以随时登录的网络端口。
陈舟也曾犹豫要不要登录看看,但因为担心里面会有定位,会暴露荒原这边的情况,所以还在犹豫。
因为上次海莉告诉过他,一个城市想要晋升为一级生态文明城市,哪怕在废土中也极其难得。
并不是废土中的那些发展得好的城市,都是一级生态文明城市。
有很多城市都是偏重于某项工业或者产业发展,并非全能或者说综合实力强,相反很多城市的“偏科”情况很严重。
这些城市都类似于以前钢铁城的那种发展模式,然后几个废土城市之间联合起来互补互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