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搭建共生生态系统
谁也没想到职业因子的注射结果竟然会是以如此完美的的形式收场。
不过虽然被注射的人都有心理准备成为一名职业者,但毕竟在同舟城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哪怕之前海莉过来帮他们提前认识了什么是职业者。
毕竟这里还有很多职业是海莉没有讲过的,得需要他们自己来感受和摸索成长。
陈舟让这99名职业者下去后,抓紧好好熟练成为职业者后的变化,有什么疑问的全部统一在兰峰那里登记。
等有时间的时候,他会统一将疑问发给海莉,让海莉在那边给大家解答一下。
哪怕花点晶石也值得,但想来海莉也不会收钱了。
回到房间后,陈舟仔细想了想,当前的情况对于同舟城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契机。
他曾听海莉说过,净土那边的城市中通常情况下也是普通人居多,像她们这种有职业的变异人同样较少,大概是千分之一的样子。
假如按一个净土城市300万人口计算,也就是城市中有3000名职业者的样子。
当然这不是绝对数据,实际数据肯定有出入而且有时候出入还挺大,因为还要考虑这些职业者并不是来自同一个组织,而是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所以数量会有增加。
毕竟净土的一个城市中除非是超大势力,否则都不是只有一家组织在其中,而是同时有十几家甚至几十个不同的组织。
这些组织旗下的职业者参差不齐,数量也不尽相同。
但如果是在一个废土城市的话,首先城市人口普遍没有那么多,最多的一个废土城市也才是百万级人口。
他们的职业者数量就是一千人左右的样子。
当然,论一个城市的军事实力强不强,不仅仅是看职业者有多少,还有这个城市的武器装备程度。
如果几乎都是配备了符文类武器,以及来自机械公国最好的辐射能武器的话,这个城市的职业者数量哪怕较少,面对较多职业者的城市时依旧不会怂。
假设在不考虑职业者偷袭、暗杀等情况下,还极有可能碾压对手。
但没有哪个城市的发展会拒绝职业者的帮助,职业者不是只用来打仗的,他们的综合辅助能力对于城市的基础发展同样极其重要。
所以对于不管是废土还是净土的城市来说,职业者自然越多越好。
而陈舟同样知道这个道理。
就目前来看,同舟城只有几千个居民,却拥有了99名职业者,而且未来职业者数量还会越来越多,这几乎是没有发展瓶颈的。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人人都是职业者也有可能。
除了陈舟不是。
他们这股力量不管放在废土还是净土,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同舟城的职业者诞生之后,到这批职业者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老齐那边也只是与奇迹城的贾老板保持着联系,看什么时候可以将粮食拉过去,正式展开贸易。
而兰峰和拉姆这种拥有移动天神之手的人不可能每次都跟着商队跑,所以后来还是需要利用职业者来护送商队。
最开始的话,陈舟的想法就是用职业者的数量去堆。
跑商队的基本都是职业者,这样在废土那边即使有人想打他们的主意,也要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这是最基本的护送条件。
不过算起来也要一两个月后再说,等新晋职业者们再熟悉一下。
这段时间陈舟则开始研究起了生态箱高级功能中的末世共生生态体系该如何搭建。
他点开了该项功能,眼前出现了共生生态搭建的选项。
也就是生态体系的搭建是可以按照此刻城市的发展条件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的。
【以当前的农田以及基建结构,可以生成如下共生生态发展体系,请仔细研究,慎重选择】
【可生成“三姐妹”系统,将珍珠粟、蕨菜以及荆棘豆进行搭建培育,养出共生菌群,三姐妹将会在地下形成共生网络,其他农作物共享养分。】
【要求:划定一片不低于100亩的农田区域进行专门培育,不得在该区域种植其他农作物。】
【成果:搭建并培育成功后,可获得三姐妹产出不低于300%的回报,并得到生态点上限一万点奖励。】
【可生成“鱼稻共生”系统,在农田附近的灌溉渠内放养耐污性强的鲫鱼,确保鲫鱼死亡率低于1%,与水稻形成鱼稻共生系统。】
【要求:异变的鲫鱼苗,可以自己培养,也可在外购买。放养鱼苗不低于五千尾。】
【成果:搭建并培育成功后,可获得养成的高蛋白鲫鱼食物,并使得水稻产量至少上升300%,得到生态点上限一万点奖励。】
【可生成“维生素搭配”供给系统,种植含有高维生素类种植物,比如羽衣甘蓝和猴头菇搭配成长,通过菌丝体分解朽木,提供维生素A和维生素d。】
【要求:收集齐常见维生素植物,随时可以按照需求进行搭配更换,不低于12个种类。】
【成果:在获得搭建生长的维生素植物的同时,其他农田区域的农作物随机出现高强度维生素收成,得到生态点上限一万点奖励。】
将三个选项看完,陈舟仔细分析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些生态体系都是当前农田发展需要的。
不过提示中也说明了,需要一个一个进行体系搭建,而不是一股脑儿全部建设起来。
只有搭建一个成功并获得奖励后,再进行下一个体系的搭建。
如果上一个选择的体系没有搭建并成功实施,那第二个贸然开启的话,将有大概率失败。
目前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三姐妹”共生体系。
因为珍珠粟、蕨菜和荆棘豆正好都是他们这次准备对外输出的主力农作物产品。
如果产量能够提升上来,再加上质量也同步提升的话,正好雪中送炭。
至于后面的养鲫鱼以及维生素植物的种植,等这个“三姐妹”系统搭建好了再说。
确定选“三姐妹”系统后,陈舟立刻开始着手将农田至少要腾出来100亩。
生态系统搭建肯定在主城进行,所以就在目前的一千多亩的农田中,他准备划三百亩出来专门搞这个。
等试验成功,这三百亩地的“三姐妹”产出就相当于一千亩地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