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浩然 作品

第258章 终章 天下一统

关羽和张辽虽然私交不错,但张辽却不是那种因私废公之人,他只派了自己的亲侄去劝降了一次,被关羽拒绝后,便开始了对江夏的强攻。

三月后,江夏城破,一代武圣关云长自刎而亡。

张辽厚葬了关羽,命令庞统和李典率领五万大军驻守荆南四郡,便自行退回了荆州。

不久之后,远在醴陵的黄忠也被李典所杀,至此刘备集团彻底烟消云散。

而此时的曹轩早已回到了长安…

黄初六年,曹轩拜后军大都督周瑜为帅,正式开启了伐蜀之战,因为驻守剑门关的李严早就已经暗中投靠了曹魏,所以此战进展异常顺利,不到三月,曹军便兵临成都城下。

刘璋在军师刘哗的劝说下,出城投降,保全了成都这座百年古城。

接着曹轩拜诸葛亮为益州布政使,诸葛亮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治蜀生涯。

而周瑜也没闲着,在蜀中休养一段时间后,便又率大军直奔南蛮而去。

这场仗打的异常辛苦,三年后周瑜方才降服南蛮各部,返回洛阳,也就在同一年,曹轩将长子曹虎改封蜀王,派往蜀中,以协助诸葛亮治蜀。

黄初十年,孤立无援的孙权终于受不住内外压力,像曹轩献上了降书。

洛阳宫的太极殿内,曹轩接到降书时,正与荀彧、贾诩商议蜀中粮运一事。

当使者念出“臣孙权愿率江东六郡归降”时,殿内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贾诩捋着胡须,眼底满是欣慰:“陛下,自太祖皇帝起兵以来,三十余年了,终于等到了九州归一的这一天。”

曹轩却没有欢呼,他接过降书,指尖抚过孙权的笔迹,不禁有些心神动漾。

殿内的欢呼还在耳边萦绕,可他眼前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张辽临终前的模样,去年秋冬之交,合肥的寒风卷着雪籽,老将军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还紧紧攥着江东的舆图,声音轻得像要被风吹散:“陛下…江东未平…老臣还想再带一次兵…”

“陛下?”贾诩见曹轩握着降书出神,轻声唤了一句,才将他从回忆里拉回来。

曹轩深吸一口气,将降书轻轻放在案上,他望着殿外飘进来的柳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传朕旨意,追赠张辽为‘靖安王’,其子张虎袭爵,赐合肥良田千亩。”

“诺,陛下。”众臣拱手应道。

就在此时,荀彧突然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老臣请立二皇子为太子,以正国本。”

荀彧话音落下,太极殿内瞬间静了下来,荀彧虽年近七旬,却依旧身姿挺拔,他捧着朝笏,目光坚定地望着曹轩,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如今九州归一,天下太平,立储之事当早定,二皇子曹恒聪慧仁厚,久居洛阳,随臣等学习朝堂典制,又是陛下的唯一嫡子,是为储君不二良选;若久不立储,恐生朝野揣测,不利于社稷安稳。”

曹轩苦笑一声道:“朕今年还不到三十,立储之事是不是早了些?”

见状贾诩也不在犹豫,立刻上前一步道:“老臣也请立二皇子为太子。”

这个时候其他大臣方才反应过来,也是纷纷出列拜道:“臣等请立二皇子为太子,以正国本。”

如今曹轩有四个儿子,长子曹虎虽然如今跟着诸葛亮在益州,但其生母出身卑微,朝中无人会支援他。

二子曹恒么,乃是曹轩唯一的嫡子,他的外祖虽然已经过世了,但张郃、徐晃、李典、乐进等这些外姓将领都是支援他的,而且他还是荀彧的学生。

所以无论是立嫡还是立贤,曹恒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子曹昭是孙尚香所生,他在背后也有一批支持者,那就是马上投降的江东士族。

至于四子曹恪么?反而是最没希望的一位,因为他的外祖父便是现在的山阳公,汉代的末代皇帝刘协。

可以这么说,如今这满朝文武都算是他外祖父的叛臣,这样的皇子谁敢立啊?

曹轩冷笑一声道:“尔等这是在逼宫么?”

荀彧苦笑一声回道:“陛下何必装着明白揣糊涂呢?一旦江东士族降了,定会大力支援三皇子上位,到那时朝中免不了一番龙争虎斗,而我大魏才刚刚平定天下,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若陷入了内斗中,老臣恐怕我大魏国祚难以长久啊。”

“放肆,你竟敢诅咒我大魏国祚?”一旁须发皆白的伏完终于抓住了机会,怒喝道。

荀彧看都不看伏完一眼,轻叹一声道:“只要陛下肯立皇嗣,那老臣甘于告老还乡。”

曹轩轻轻的摇了摇头,上前一把扶住荀彧叹道:“荀相,正如您所言,大乱之后便是大治,如今的大魏还离不开您。

太子之事,朕认为可行。”

“老臣叩谢陛下。

但老臣今日之所为已经有逼宫之嫌,哪怕陛下挽留,老臣也再无脸面忝居相位?”荀彧继续请辞道。

“荀相,要不朕跟您定下一个三年之期吧,三年之后,若朕真想走,那朕绝不阻拦。”

最终在曹轩和贾诩的合力挽留下,荀彧终于答应继续留下了。

此事过后,曹轩冷冷的看了一眼伏完继续吩咐道:“左相伏完老眼昏花,朕念其功高,以“濮阳郡王”之爵强制致仕,贾太师胸怀大才,就补上吧。”

贾诩愣了愣,无奈的应道:“诺,老臣遵旨。”

而伏完此时却是喜忧掺半,高兴的是自己还活着,便得了王爵,就连已故的曹家亲信郭嘉、张辽都是死后追赠的,而自己却在活着的时候便得了,这岂不是说明自己在陛下的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忧的是自己彻底失去了权利,而且四皇子长大后也将在朝中失去一个助力。

其实是咱们这位国丈爷多想了,曹轩不是给他体面,而是给他身后的汉室忠臣们一个体面。

荀彧说的没错,若是刚刚统一,大魏便陷入内斗中,那很有可能像西晋那般,二世而亡。

而等到三四年后,诸葛亮、司马懿、庞统、法正这些少壮派成长起来,自己方才能够大展身手,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治理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