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 作品

第330章 三司会审

大理寺正堂的青铜獬豸像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陈砚秋跪在青石板上,腕间铁链与地砖摩擦出细碎的火星。他抬头望向主审官——刑部尚书郑戬的案头摆着个鎏金木匣,匣缝中渗出黑水,在檀木案几上蚀出"璇玑"二字。 "犯生陈砚秋。"郑戬展开黄麻纸卷宗,"景佑三年誊录舞弊案同谋,庆历六年殿试在逃,今以私闯皇城司、毁损《朱衣密档》等十二项大罪提审。"

 纸卷抖开的刹那,陈砚秋看见自己父亲的名字——陈明远三个字被朱砂重重圈住,旁边批注:"已伏诛"。更刺目的是卷宗边缘的墨鱼图案,与杜微言弟弟的遗物如出一辙。

 "犯生有冤情上陈!"陈砚秋挣动铁链,"家父当年......"

 "啪!"

 惊堂木的巨响打断了他的话。坐在右侧的御史中丞王拱辰突然咳嗽起来,帕子上沾着醒神丸特有的靛蓝色粉末。他脚边的铁笼里关着只白毛老鼠,正疯狂啃咬笼条——这是三司会审的规矩,所有证物都要先经"黍鼠"验毒。

 "带人证。"

 郑戬的话音刚落,侧门传来镣铐声。陈砚秋转头,看见个蓬头垢面的老者被拖进来,脖颈套着誊录院的铜项圈,残缺的右手只剩无名指和小指——断口处插着鎏银簪。

 "犯官赵彦。"郑戬冷声道,"永兴军路转运判官,庆历三年银鞘案主犯。"

 陈砚秋浑身一震。这分明是在麦积山石窟被烧死的青铜面具人!但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赵彦抬头时露出的面容——紫色纹路爬满左脸,与西夏"墨黍死士"的症状一模一样。

 "罪臣招供......"赵彦的声音像钝刀刮骨,"景佑三年七月七,奉韩枢密手谕,用双刃刮刀篡改陆巽试卷......"

 王拱辰突然拍案:"陆巽何人?"

 "川蜀茶商之子。"赵彦的独眼转向陈砚秋,"本该是当年第七名进士......"他残缺的右手突然拍向自己天灵盖,"却被陈明远用铜雀砚......"

 脑浆迸裂的瞬间,三司衙役齐齐后退。陈砚秋却看见赵彦的袖筒里滑出半片翡翠,上面刻着"戎"字——正是父亲临终前让他牢记的字!

 "验尸!"

 郑戬的令签刚落,仵作已剖开赵彦的胸膛。肋骨内侧刻满微型银鞘纹路,心脏位置钉着七根银针——针尾的翡翠珠映出北斗七星图案。最骇人的是胃囊内容物:未消化的桑皮纸残片,上面记载着更恐怖的供词:

 "......韩枢密命吾等仿制三百六十五把阴阳刀,每刀对应《璇玑录》一页......"

 王拱辰突然夺过残片吞入腹中。他的喉结滚动几下,瞳孔骤然扩散成诡异的灰白色。陈砚秋知道,这是长期服用醒神丸的人接触墨黍毒后的反应。

 "带物证。"

 郑戬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衙役抬上的鎏金木匣开启时,堂内顿时弥漫着真墨池特有的腐臭味。匣中整齐码放着十二把双刃刮刀,每把刀柄都刻着不同年份——最早的是"太平兴国三年",最新的是"庆历六年"。

 "犯生请求验看庆历六年的刮刀。"陈砚秋突然高声道。

 郑戬犹豫片刻,还是用象牙笏板挑起那把刀。刀身纹路在晨光中清晰可辨:凹面刻着"君子喻于义",凸面却是"小人喻于利"。当笏板转动角度时,两条铭文竟在空气中交织成西夏文的"祭"字!

 "这是......"

 陈砚秋的话被堂外骚动打断。一队禁军押着杜微言冲进来,他官袍破碎,怀中紧抱的《金刚经》正在渗血。经书摔落在地,露出夹层里的翡翠扳指——内壁的"珎"字正在堂上投出微缩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