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 作品

第297章 镜鉴真相

韩似道的血在青铜鼎残骸上蜿蜒成河,陈砚秋的指尖触到鼎腹内壁时,金属突然变得透明如冰。鼎身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紫宸殿正堂那面"明镜高悬"匾——镜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将殿中官员的清正面容异化成狰狞鬼相。 "辰时镜变。"薛冰蟾的银刀插入地砖缝隙,刀身磁砂被无形之力吸向北方,"那根本不是铜镜。"

 晨光穿透地窖气孔时,照出满地虹膜薄片的真实形态——每片背面都刻着微型《河防通议》段落。陈砚秋拾起韩似道左眼所化的那片,薄片在阳光下突然软化,如活物般缠上他的手指,皮肤接触处顿时浮现出景佑四年科场案的细节:父亲陈明远的试卷被朱笔圈出"犯讳"二字,而真正涂抹糊名处的是韩似道当年尚未蓄须的手。

 禁军的脚步声已在殿外回荡。薛冰蟾劈开地窖暗门,甬道石壁上突现三百六十个针眼小孔,每个孔中都嵌着枚铜活字——正是书肆密室缺失的那批字钉。陈砚秋右臂的浑天仪纹路突然发烫,纹路延伸出的血丝在空中组成《周易》"贲"卦,卦象刚成,所有活字同时激射而出,在二人面前拼成"文祸闸开,榜眼血尽"的警告。

 **巳时破匾**

 紫宸殿的"明镜高悬"匾正在渗液。靛蓝色的粘稠物质从匾额边缘滴落,在御案上蚀出星图纹路。陈砚秋借柱帷掩护跃上横梁,指尖刚触到匾额背面,整块黑檀木突然龟裂,露出内层青铜材质的真实面目——这根本不是平面镜,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曲面鉴,凹处能放大贪官脸上的横肉,凸处则会把清官的法令纹扭曲成罪纹。

 薛冰蟾的银刀斩断匾额铁链。重匾坠地的轰鸣惊动了殿外守卫,但更骇人的是匾碎后迸出的物件:三百张被蜡封的虹膜薄片如蝶群纷飞,每张薄片背面都贴着黜落生的胃囊膜遗书。陈砚秋凌空抓住最中央那片,薄片上的瞳孔纹路与他右眼完全重合,刹那间所有薄片同时映出同一场景——岭南秋字号舍的验骨镜正在融化。

 "午时验光。"

 薛冰蟾踹翻御案。案底暗藏的黄铜凹镜将阳光折射至殿顶,照亮了历代状元亲手刻在椽木上的密文。那些被靛蓝液体掩盖的字迹在强光下显形,记录着每次三元劫前青铜鼎的异常鸣响。最新一道刻痕尚带木香:"崇宁五年三月,第七鼎夜哭,虹膜生血丝。"

 陈砚秋的指尖抚过凹镜边缘。镜框阴刻着《周髀算经》片段,但数字全被篡改过。当他用解腕刀刮去表面镀金时,真正的计算式显现出来——这是套精确到毫厘的光学公式,能算出在什么角度下,清官的骨相会被扭曲成奸臣相。

 **未时追源**

 殿柱突然传来机关转动的闷响。薛冰蟾的银刀插入蟠龙浮雕的右眼,龙口应声开启,吐出卷人皮图纸。展开后是套完整的"鉴妖镜"制作流程:需用三百六十名黜落生的虹膜炼成釉质,再按星象方位浇铸镜面曲线。图纸边缘标注着"大中祥符七年制"——正是真宗朝科举改制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