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 作品

第270章 丹方反噬

紫宸殿前的汉白玉阶染着靛蓝色露水,陈砚秋的麻履踏过水渍,靴底黏着的太庙地宫灰烬在晨曦中泛着诡谲的磷光。薛冰蟾的银刀挑开殿前侍卫的衣领——那人耳后赫然插着半截骨针,针尾玉扣上的"靖康"二字正渗出黑血。

 "《梦溪笔谈》载,元日大朝会需饮椒柏酒。"她刀尖沾了沾殿前金缸里的液体,"可没说酒里要掺曼陀罗精。"

 陈砚秋望向殿前广场。三百余名新科进士正列队等候觐见,每人手中捧着盏蓝色汤药。最前排的榜眼突然转头,溃烂的眼眶里没有眼球,只有两团蠕动的"墨黍"——与太庙地宫里的黜落生一模一样!

 卯时的钟声震落檐角残雪。队列中的进士们齐刷刷仰头饮尽药汤,喉结滚动的刹那,他们的瞳孔同时扩散,虹膜上浮现出《星变应验录》的残影。陈砚秋怀中的金针突然发烫——这根从铜人玉枕穴取出的七杀原针,此刻正与殿内某种存在产生共鸣。

 "韩似道在篡改所有人的记忆......"薛冰蟾的银刀斩断侍卫耳后的骨针,"用掺了'醒神丹'的御赐药酒。"

 侍卫的尸体倒地时,袖中滑出半张《进士题名录》。陈砚秋拾起一看,榜眼栏的朱批正在阳光下融化,重新凝结成"陈砚秋"三字——这正是韩似道为他准备的"榜眼诅咒"身份!

 殿门突然洞开。十二名着靛蓝官服的礼部吏员鱼贯而出,每人手捧鎏金铜匣——与太庙地宫祭坛下的七具铜匣形制相同,只是匣面刻着"紫宸殿赐"字样。当首的吏员掀开匣盖时,三百进士同时跪拜,额头触地的声响如闷雷滚过广场。

 匣中躺着根三尺长的金针——正是七杀原针的放大版。针身上缠绕着七色丝线,每根线都延伸向一名进士的玉枕穴。陈砚秋的《墨罪录》突然自动翻到末页,父亲的血书在晨光中显现:"七杀归正,当刺紫微"。

 "他要对官家下手!"薛冰蟾的银针射向持匣吏员。

 针尖穿透官服的瞬间,那吏员突然融化成一滩靛蓝色液体。其余十一人齐声诵咒,手中的铜匣同时开启,射出七彩虹光笼罩住整座紫宸殿。虹光中,殿内传来群臣整齐的朝贺声——但仔细听去,所有人都在重复同一段《星变应验录》的篡改章节!

 陈砚秋的金针突然脱手飞出。针尖刺入殿前金缸,缸中药酒沸腾着化为蒸汽,在空中组成完整的太庙地宫地图。图上"泪器"标记的位置,此刻正与紫宸殿的龙椅重合!

 "韩似道把泪器藏在......"薛冰蟾的刀尖指向殿内。

 午门的鼓声突然变得急促。三百进士齐刷刷起身,机械地转向紫宸殿。他们的瞳孔已完全变成靛蓝色,耳后的骨针自动调节着角度,针尖统一指向殿内御座。陈砚秋趁机混入队列,怀中的《墨罪录》紧贴心口——书页间夹着的鱼形木牌正在发烫。

 殿内的蟠龙柱上缠满七色丝线。韩似道身着紫袍立于御阶下,手中捧着个青铜泪壶——与崖州军寨发现的完全同款,只是壶嘴镶嵌着七颗状元齿。当他将壶嘴对准御座时,壶身突然浮现出黄河水系的纹路,壶中液体映出的竟是北疆战场景象!

 "陛下请看。"韩似道的声音带着诡异的回响,"金兵之所以南下,实因文昌星黯淡......"

 陈砚秋的瞳孔骤然收缩。御座上的徽宗皇帝双眼蒙着靛蓝色纱巾,手中朱笔正悬在《星变应验录》上方——只要这笔落下,科场百年冤案就将被官方定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