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陵一梦 作品

第261章 九转天玄阵 (上)

青城后山,松林如海般浩瀚无垠,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夜色渐浓,子时将至,张云陵踏着清冷的月色,缓步来到约定的地点。夜风轻拂,穿过密集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无数神秘的存在在低声絮语,令人心生敬畏。

 他停在一株苍劲的古松下,树干粗壮,枝叶参天,仿佛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张云陵静立其下,耐心等候赵清霜的到来。四周静谧无声,唯有风声和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你倒是守时。"一声清冷而空灵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赵清霜如同一片轻盈的青叶,从高高的松枝间飘然而下,动作优雅而从容。月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精致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显得格外清丽脱俗。

 张云陵微微一笑,拱手行礼,态度恭敬而诚恳:"赵姑娘相邀,云陵岂敢有丝毫怠慢。"

 赵清霜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感。她轻轻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卷古朴的竹简,竹简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九转玄天阵的部分阵图,详细记载了前三转的变化和奥秘。你若能连夜参悟,或许能在明日对阵时增加几分胜算。"

 竹简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光芒,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复杂的符文,每一个符号都蕴含着深奥的阵法之道。然而,张云陵却没有伸手去接,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卷竹简。

 "怎么?"赵清霜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和不满,"你以为我在试探你?"

 张云陵轻轻摇头,目光坚定而诚恳:"姑娘的好意,云陵心领了。但此行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单纯击败青城山,而是寻求五宗的联合与和解。若靠取巧破阵,即便一时成功,也难以服众,反而会加剧各宗之间的矛盾。"

 夜风突然变得急促起来,呼啸而过,吹动两人的衣袍猎猎作响。赵清霜握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声音中透出一丝焦急:"你可知九转玄天阵的凶险?千年来,闯阵者共计三十七人,而最终生还者却寥寥无几,不过五指之数!"

 "这些我早已有所耳闻。"张云陵的目光平静如水,毫无波澜,"正因如此,我更应该堂堂正正地破阵,用实力和诚意证明五宗的功法本可以相融相通,而非相互对立。"

 赵清霜定定地看着他,眼中的敌意渐渐化为困惑与不解:"你...真是个怪人。"她轻轻叹了口气,收起竹简,"明日我会在阵外观战。若你...若你支撑不住,我会求父亲停阵,保全你的性命。"

 "多谢姑娘的关心与厚意。"张云陵深深一揖,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再抬头时,赵清霜的身影已消失在茫茫的松林深处,只余下一缕淡淡的清香飘散在夜风中,久久不散。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玄天谷内便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之中,仿佛一层轻纱覆盖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山谷的地形极为独特,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巨大的碗倒扣在大地之上。

 四周的峭壁高耸入云,直插天际,仿佛是上古神只用神斧劈削而成,壁面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古老而神秘的符文,这些符文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而幽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古老的秘密。

 谷底中央,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赫然显现,阴阳鱼眼处各竖立着一根粗壮的石柱,石柱上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青铜锁链,这些锁链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格外斑驳,却依旧透出一股庄重而神秘的气息。整个太极图案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仿佛是连接天地阴阳的枢纽。

 青城派上下近百名弟子齐聚在崖壁上的观战台,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气氛紧张而肃穆,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赵清徽身着一袭墨绿色的道袍,站在主位之上,面色凝重如水,双目如炬,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整个山谷,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

 赵清霜站在他身侧,目光不时地投向谷底那孤身而立的张云陵,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既有担忧,又有敬佩,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无奈。

 “张云陵,”赵清徽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山谷中回荡,震得人心弦颤动,“九转玄天阵共有九转,每一转的威力都会倍增,你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不必白白送命。”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劝诫,却也透露出对张云陵的几分关切。

 张云陵闻言,微微一笑,向四周的青城派众人抱拳行礼,态度从容不迫,眼神坚定:“多谢赵天师提醒,但张某心意已决,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便无惧生死,请赵天师启阵。”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