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二十五章 交锋(1)

浴堂殿内,昭宗李晔身着龙袍,正襟危坐于御案之后。

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一封火漆密信,那封信来自凤翔,是他弟弟睦王李倚的亲笔。

李晔的目光凝视着信笺上力透纸背的字迹,这些字仿佛在他眼前跳动,将扶风、麟游二镇镇遏使王大敏、常彦斌的“罪状”一一呈现出来。

信中称他们“抗命不遵、意欲行刺”,言辞凿凿,令人震惊。

不仅如此,信中还提及了薛知筹血案与二镇之间可能存在的“勾连”,并对这种“推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信中强调为了确保西陲的稳固,肃清匪患,避免肘腋之变的发生,不得不采取“雷霆手段”,暂时接管这两个镇。

李晔缓缓放下密信,他的眼眸深邃如潭,不见丝毫惊惶,只有一片冰冷的决然和一丝隐忍的怒火。

薛知筹的鲜血仿佛还在他眼前流淌,杨复恭的警告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他的心头。

睦王的这封信,既是一种解释,更是一把递过来的刀。李晔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并未被情绪左右,而是冷静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神策军外镇?名义上的天子亲军?哼!不过是杨复恭这老阉狗伸向关中的爪牙!睦王此举,是削其爪牙,断其臂膀!更是替自己,替惨死的薛知筹,狠狠扇了杨复恭一记耳光!

“杜卿,孔卿,”李晔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帝王的冷冽,“杨复恭…快来了。扶风、麟游的消息,瞒不过他。”

侍立一旁的杜让能和孔纬对视一眼。杜让能须发微动,眼中是洞悉一切的沉静:“圣上放心。睦王此信,情理兼备,大义在手。

二镇镇遏使抗命在先,副元帅依法度处置,何错之有?至于接管二镇,更是为保境安民,防患未然。杨复恭若敢以此发难,臣自有应对。”

孔纬则面色冷硬如铁,接口道:“圣上!薛少保血案未雪,杨复恭难辞其咎!他若敢为爪牙张目,臣必当廷直斥其非!”

话音刚落,殿外便传来内侍尖细而带着一丝惶恐的通传:

“圣上!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杨复恭,有十万火急军情求见!”

来了!李晔眼中寒光一闪,挺直脊背:“宣!”

沉重的殿门在一阵沉闷的响声中豁然洞开,杨复恭几乎是撞了进来。

他身上那件原本华丽的紫色蟒袍此刻皱皱巴巴,袍角拖在了地上,软弱无力,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他那张无须的脸此刻也被愤怒和惊骇扭曲得面目全非,再也看不到一丝往日的虚伪谦恭。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两份来自扶风、麟游监军的密信,那纸张被他捏得皱巴巴的,字迹也因此而变得模糊不清,但其中透露出的绝望情绪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扼住了他的喉咙。

“圣上!”杨复恭的声音在极度的愤怒中变得尖利而扭曲,仿佛不是从他的喉咙里发出来的,而是从地狱的深渊中传来。

他甚至忘记了向李晔行礼,直直地冲到御案前,将那两份密信如同两块烧红的烙铁一般狠狠地拍在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