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绝症?笑话
青岛的秋夜带着海风的凉意,顾十七推开酒店套房的落地窗,晚风裹着梧桐叶的清香涌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晃动。
林小蔓正坐在书桌前整理文件,听到动静抬头看他,指尖还夹着一支钢笔,纸上是真一商贸天赋试剂的研发进度表。
“聊完了?”林小蔓放下笔,起身给顾十七倒了杯温水,“看你跟陈砚聊了一下午,嗓子都哑了吧?”
顾十七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疲惫感才稍稍散去。他靠在沙发上,目光落在书桌上那本摊开的《黄帝内经》上——
那是他年轻时跟周老先生学医时留下的,书页边缘都泛了黄,上面还留着当年的批注。
“跟陈哥聊到中医了。”顾十七喝了口温水,声音里带着点感慨,“突然想起周老先生以前说的话,现在越想越有道理。你说,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林小蔓在他身边坐下,拿起那本《黄帝内经》翻了两页,眼神里带着点好奇:“我以前以为是治病的方法不一样,中医靠草药针灸,西医靠打针吃药。难道不是吗?”
“不是。”顾十七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了敲书桌上的茶杯,杯底的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看待疾病的眼光。
在中医眼里,没有治愈不了的疾病,一切都是阴阳调和的问题。
有病症,自然就有治法;有阴,就有阳,从来没有什么‘无药可救’的说法。这是道家的阴阳平衡思想,也是中医的根。”
他想起年轻时跟周老先生上山采药的场景。有次遇到一个村民,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发冷,吃了很多西药都没用,西医说这是“罕见病”,没法治。
周老先生给村民号脉后,说这是“阴盛阳衰”,开了一副温补的药方,还教村民用艾草熏穴位。没过半个月,村民的病就好了,还特意提着一篮子鸡蛋来感谢。
“那时候我问周老先生,为什么西医治不好的病,您几副药就能治好。”顾十七的语气里带着点怀念,“老先生说,不是西医不行,是他们没找对病根。
西医总盯着‘病’看,哪里疼就治哪里,哪里坏了就切哪里,却忘了人是一个整体,就像一棵大树,根坏了,光治叶子有什么用?中医不一样,中医看的是‘人’,看的是阴阳平衡,只要把阴阳调顺了,病自然就好了。”
林小蔓皱了皱眉,想起自己之前在医院的经历。她去年得了胃炎,吃了三个月的西药,症状时好时坏,后来还是顾十七给她找了位老中医,开了几副调理脾胃的药方,才彻底好利索。
“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自己的事了。那时候西医说我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得长期吃药控制,可吃了药还是疼。中医却说我是‘脾胃虚寒’,只要调顺脾胃,自然就不疼了。现在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可不是嘛。”顾十七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既然阴阳是平衡的,那怎么会出现所谓的‘绝症’呢?你想啊,阴阳就像天平,一边重了,另一边就轻了,只要找到失衡的原因,把天平调回来,不就行了?从来没有什么‘天平永远调不回来’的说法,除非有人故意不想调。”
林小蔓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故意不想调?谁会这么做?”
“还能有谁?”顾十七的语气里带着点冷意,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着,“就是那些西医背后的医药公司。你以为他们真的治不好那些‘绝症’吗?不是的,有些所谓的‘绝症’,根本就是他们人为制造出来的,是为了贩卖药物故意编出来的名头。”
他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份报道。有家国外的医药公司,研发了一种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一支药卖几十万,还说这种病只有他们的药能治。
后来有人曝光,这种“罕见病”根本就是这家公司编出来的,所谓的“症状”,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正常生理反应。可就是这么一个骗局,让无数家庭倾家荡产,只为了买一支根本没用的药。
“还有些‘绝症’,是因为西药治表不治根。”顾十七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愤怒,“他们故意留着病根,等着病情反复。你想啊,要是把病彻底治好了,病人就不用再吃药了,医药公司还怎么赚钱?所以他们宁愿让病人一辈子吃药,把病人当成摇钱树,也不愿意把病治好。”
林小蔓的脸色沉了下来。她之前接触过一些做医药行业的人,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有次一个朋友跟她说,有些抗生素明明能快速治好感染,可医生却偏偏开一些效果慢的药,还说“要慢慢来,不能急”。后来她才知道,那些效果慢的药,医药公司给医生的回扣更高。
“我以前还不信,觉得医生都是救死扶伤的。”林小蔓的语气里带着点失望,“现在听你这么说,才知道里面这么黑。那些医药公司,为了赚钱,竟然连病人的命都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