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成立青山集团
清晨五点,天刚蒙了一层灰白,镇政府办公楼的灯就亮了。 丁义珍坐在会议室角落,手里捏着一支快没墨的圆珠笔,在一张A4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组织结构图。
纸角还沾着昨晚泡面汤的油渍,但他没管,只盯着“董事会”三个字反复圈改。
门被推开,王大陆提着两个塑料袋进来,一股包子味儿瞬间炸开。“你又第一个到?”
他把袋子往桌上一甩,“高启强说他路上堵车,李响刚出警回来,还没换衣服。”
“不等了。”丁义珍撕开包装,咬了一口凉透的酱肉包,“事得今天定下来,不然人心一散,再聚就难了。”
王大陆拉开椅子坐下,瞥见那张草图,笑出声:“你这画的啥?像小学数学课代表排值日表。”
“值日表也得有人扫地。”丁义珍抹了把嘴,把高育良给的海图复印件摊开,“老师给了航线,咱们就得把路修好。不然船开到半道,发现岸上连个接货的人都没有,那不成了国际笑话?”
话音刚落,李响一脚踹开门,警服外套还没脱,领带歪在肩膀上。“刚送走一群偷猎野猪的,他妈的还带弩!”他一屁股坐下,顺手抄起个包子,“说吧,今天怎么分家?”
“不是分家,是搭台。”丁义珍正色,“青山集团,名字我昨晚想了一宿。不叫‘北极食品联合体’,也不叫‘跨境民生工程’,就叫青山——咱镇的名字,接地气。”
王大陆点头:“政府出地出钱,控股,但不插手经营。这是底线。不然企业主一听‘政府牵头’,立马想到摊派、集资、打白条,谁还敢投?”
“我算过了。”高启强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牛皮纸文件夹,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建工集团有批闲置设备,烘干机、压面机、灌装线,全折价入股,能省至少三百万初期投入。
另外,我联系了六家本地粮商,愿意以保底价供应原料,前提是咱们签五年长约。”
李响嚼着包子,含糊道:“钱呢?你那点积蓄,加上高老师支援,够不够填坑?”
“够。”高启强放下文件夹,“镇政府占股51%,我这边整合资源占35%,剩下14%由前期表态支持的企业主联合认购。签协议时写清楚——分红按股,亏损共担,谁也不许甩锅。”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王大陆突然笑了一声:“你还真敢写‘亏损共担’?不怕人家回头找你拼命?”
“怕。”高启强坦然,“但更怕干成‘上面拍脑袋,下面填窟窿’的老套路。咱们这摊子,要真想活,就得从第一天起,按规矩走。”
丁义珍在本子上记下一行字:**股权清晰,权责分明**。抬头道:“那就这么定。政府控股,但不派人进管理层。监督权交给镇纪委和职工代表,每年审计两次,数据全镇公示。”
“三不原则?”王大陆挑眉。
“对。”丁义珍点头,“不干预、不担保、不指手画脚。但眼睛得睁着。”
李响竖起大拇指:“这招高。既防腐败,又留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