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的老鲁 作品

第47章 商讨合作定方向

丁义珍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好,塞进公文包,然后对王大陆和李响说:“走吧,咱们去吃点饭,边吃边聊。” 李响一听吃饭,眼睛立马亮了:“这还差不多,我这包子才吃了半个就让你拉来开会,肚子里都空了。”

 王大陆也点头:“行,我请你们吃点好的,庆贺一下咱们要干大事。”

 三人出了办公室,镇上的阳光正好,风也不大,吹得人精神一振。

 他们找了一家镇口的老饭店,叫“老刘记”,专做本地菜,味道地道,价格实惠。

 一进门,老板老刘就热情地招呼:“哎哟,丁书记,王镇长,李镇长,今天怎么一块来了?”

 丁义珍笑道:“老刘,今天要吃点实在的,你给咱们整几道硬菜。”

 老刘拍着胸脯说:“放心,我亲自下厨,保准你们吃得满意。”

 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镇上新修的柏油马路,车来车往,热闹得很。

 李响一边擦桌子一边问:“你刚才说的罐头厂、面包厂、酒厂,到底咋回事?”

 丁义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是甫光叔提的,他说北极圈那边物资紧缺,尤其是这些基础食品和高度酒,几乎是硬通货。

 咱们青山镇现在有三家食品加工厂,两家酒厂,设备虽然不算先进,但生产这些没问题。”

 王大陆皱眉:“问题是,咱们这边生产出来,怎么运过去?”

 “甫光叔那边有船队,运输不是问题。”丁义珍说,“关键是我们得先确定,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干。”

 李响夹了口凉菜,边吃边说:“你这想法是挺大胆的,但咱们得算清楚账。”

 “当然得算。”丁义珍点头,“我昨晚已经粗略算了下,如果能打通北极圈的渠道,青山镇的厂子不仅能活过来,还能带动整个镇的经济。”

 王大陆沉吟道:“市场需求这块,你怎么看?”

 “那边气候恶劣,常年积雪,蔬菜少,粮食也有限,罐头和面包是主食替代品。

 高度酒就更不用说了,那边人喝得凶,不是为了醉,是为了取暖。”丁义珍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且那边还有不少科考队和科研站,他们也需要稳定的物资供应。”

 李响听得有点入神:“这么说,咱们的产品过去,确实有市场。”

 王大陆点头:“那投资成本呢?建厂、设备、原材料,这都得花钱。”

 “青山镇现在有不少闲置的厂房和设备。”丁义珍说,“咱们可以先盘活这些资源,降低前期投入。”

 王大陆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省不少钱。”

 “运输这块,甫光叔那边能帮忙,但运费肯定不便宜。”李响说,“咱们得算清楚运输成本,不然利润全被运费吃掉了。”

 “这个我也考虑过。”丁义珍拿出一张纸,“我昨晚做了个初步预算,如果咱们能控制生产成本,再跟甫光叔谈个合理的运输价格,利润空间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