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家具城的风与样板房的灯
高考冲刺的紧张气息在六月炙热的空气中弥漫开来,连窗外聒噪的蝉鸣都仿佛带上了倒计时的紧迫感。高二(三)班的教室窗户大开,风扇在头顶吱呀呀地旋转,竭力搅动着凝滞的空气。林雪萍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一份刚收上来的古诗词默写练习,指尖划过纸面,微微皱眉。几个本该工整的字迹写得分外潦草,甚至漏掉了关键的得分点。 她抬眼扫过下方埋首疾书的学生们,目光落在靠窗位置的江韵华身上。少年眉峰微蹙,笔尖在草稿纸上快速地演算着什么,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旁边的许清瑶则是另一番景象,她坐姿端正,正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历史年表图册,时不时用荧光笔划下重点,恬静的侧脸在午后的阳光下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仿佛隔绝了周遭的浮躁。
“好了,先停笔。”林雪萍清越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把昨天布置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默写本拿出来,交叉批改。重点关注易错字和名句。”
教室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窸窸窣窣交换本子的声音。许清瑶将手中的图册推到一边,熟练地接过同桌递来的本子,拿出红笔。江韵华则显得有些烦躁,胡乱将草稿纸上的演算划掉,粗鲁地抓过前面同学的本子。林雪萍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不动声色。
批改很快结束。林雪萍开始讲评,将投影仪打开,把几份具有代表性的错例放大在屏幕上。当念到一份漏掉了“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整句的本子时,她特意停顿了一下,视线准确地捕捉到了江韵华瞬间变得有些僵硬的后背。
“理解词人情感的深度,不仅在于背诵,更在于体会。考试时,名句填空的分值,丢得最冤枉。”她的语气平缓,没有点名,却如一根小针,精准地扎在了某些人紧绷的神经上。
下课铃骤然响起,打破了沉重的气氛。学生们如蒙大赦,纷纷收拾书包。林雪萍示意课代表分发批改好的试卷,补充道:“江韵华,许清瑶,留一下。”
人群散去,喧嚣褪去,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三人。江韵华低着头走到讲台边,紧抿着唇。许清瑶则抱着资料跟在旁边,眼神平静。
“江韵华,”林雪萍将那份漏掉关键句的默写本放在他面前,语气放缓了些,“最近的冲刺阶段,感觉压力很大?”
江韵华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盯着本子上刺眼的空白处,呼吸有点重。半晌,才闷闷地“嗯”了一声:“物理最后几个模型总卡住,昨晚折腾到一点多……古诗词就……溜号了。”他有些难堪地承认了自己的疏忽,在哥哥的女朋友、自己的老师面前,更在许清瑶面前。他知道林雪萍对自己一直有更高的期待,不仅因为身份,更因为他哥江明华就是理科尖子。
林雪萍看着他眼底淡淡的青黑,理解地叹了口气:“压力需要释放,但不能以牺牲基础为代价。最后这二十天,情绪和节奏的稳定性,甚至比再攻克一道难题更重要。”她的声音很温和,带着过来人的笃定。
许清瑶在一旁适时地开口:“林老师,我能看看他之前整理的那份物理模型核心公式索引表吗?我可以帮他再梳理一下关键点。”她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力量。这不是第一次她主动提出帮忙。江韵华在理科上的灵光乍现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梳理才能转化为稳妥的得分能力,而许清瑶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表达,恰好是这块拼图缺失的部分。
林雪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当然可以。许清瑶,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注意劳逸结合。对了,”她话锋一转,看向两人,“听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际总决赛延期到暑假初了?你们的方案准备得怎么样?”
提到这个,江韵华紧绷的脸色终于缓了下来,甚至带上了一点光彩:“瑶瑶之前的展示板设计拿了全市初评的最佳创意奖!我们按指导老师的建议,又优化了互动环节,加了个小程序模拟……”
“就是那个渐变宇宙蓝的?确实好看!”林雪萍笑着点头,随即又严肃道,“但这几天还是重心放在高考。那个比赛,是考完试后你们好好放松和发挥实力的战场。”
“知道了,林老师。”两人异口同声。看着他们并肩走出教室门,林雪萍收拾讲台上的卷子,心里轻轻松了一口气。少年人的坚韧与柔软,压力下的扶持与前行,总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也让她想起很多年前,另一个人也曾站在她的课桌旁,为解不开的数学题拧紧眉头的样子。
? 城市的另一端,“明华建筑工作室”内,气氛也带着一股冲刺前的凝练。巨大的设计台前,江明华正俯身和两位助手讨论着一张摊开的社区图书馆改造深化图纸。
“小张,阅览区的分区隔断,用这种磨砂玻璃拼接的效果图尽快出来,甲方对光影效果有要求,你联系一下我们合作的那个建材商,问问超白玻的具体参数和透光率模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王,儿童活动区这个圆弧形软包的安全标准再复核一下,符合最新国标的证明材料要齐全。绿色建材部分的供应商资质文件今天下班前能到我邮箱吗?”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手指在图纸上精确地指点着关键部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专注的侧脸投下明暗分明的光影。他最近接手了这个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春涧书苑”,时间节点同样卡得很紧。工作时的他,完全收敛了私下面对林雪萍时的温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属于成熟专业人士的果断与掌控力。
桌面上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是林雪萍发来的消息:
【刚下课,抓了他俩来谈心了,小伙子压力挺大。晚上想去看看家具?顺便吃个饭换换脑子?】文字末尾附带了一个小小的疲惫但努力微笑的表情符号。
江明华拿起手机,紧绷的嘴角几乎是瞬间扬起了一个柔和的弧度。他快速回复:
【行,七点‘居乐美’见?那边品类多,能吃饭。我这边六点半前收尾。别太累。】
发完信息,他放下手机,重新投入工作,那份属于情人间的柔软被他妥善地珍藏起来,目光恢复犀利,继续指点着图纸的细节:“这里,残疾人无障碍坡道入口,坡度数据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计算一下是否符合新规范……”
窗外,城市车流不息,各自身处在不同的紧张节奏里,心却系着同一个温暖的约定。
? 傍晚七点,“居乐美”家居广场灯火璀璨,巨大的玻璃穹顶下是风格迥异的展厅空间。空气里混合着木料、皮革和香氛样板间特有的、略显清甜的气味。周末的这里总是人声鼎沸,充斥着对新家或新生活空间的种种构想。
林雪萍挽着江明华的胳膊,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高考和工作带来的紧绷感,在明亮的灯光和琳琅满目的家居用品包围下,似乎被暂时屏蔽掉了。他们在一个简约现代风的沙发区停驻下来。那是一套线条极其利落的模块组合沙发,深沉的雾霾蓝打底,配上暖棕色的单人沙发和几何纹理的抱枕,显得沉静又不失活力。
“这套风格,和你工作室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林雪萍坐上去试了试,深陷其中的包裹感让人舒服得不想起来,“舒服是舒服,就是怕将来……嗯……被你当第二个工位,沾上咖啡渍。”她故意促狭地瞟了他一眼。
江明华失笑,自然地帮她理了一下被沙发扶手勾到一缕长发,指尖无意间触到她耳廓柔软的肌肤,引来她轻轻一颤。他低声道:“那我得保证只在这里喝茶,而且,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当‘沙发土豆’。”他特意加重了“一个人”三个字,眼神里的温柔像化不开的蜜糖。
林雪萍脸一热,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泛起甜意。这种在日常琐事里掺杂的、只属于他们两人的亲密调侃,比任何热烈的情话都更熨帖人心。
导购员热情地介绍着材质和保养要点,江明华一边听,一边状似随意地用手抚过沙发的每一处缝线细节,动作熟练而专业。他在心里快速换算着沙发的尺寸与他们正在物色的新小户型的客厅空间是否匹配,脑海中甚至已经开始勾勒客厅家具的布局草图。设计师的职业本能让他在约会时也难以完全摆脱工作的影子,只是这一切都化作了为两人共同未来添砖加瓦的踏实感。
“妈,这边!这套书桌看着很高级!”一个有点兴奋的年轻男声传来,带着青春期特有的变声期尾声的沙哑。
林雪萍和江明华循声望去,隔着两个过道,现代书房家具展示区那边,正是江韵华!他身边站着气质温婉的林母,而旁边那个正用手指点着一个造型颇具科技感,带升降功能和巨大储物空间的灰白书桌,眼中闪着光的身影,不是许清瑶是谁?
“诶?韵华?清瑶?”林雪萍有些意外地招呼。
“林老师?明华哥?!”江韵华和许清瑶同时看过来,也是满脸惊讶。林母也循声转头,看到是他们,脸上立刻绽开了温和的笑容:“是萍萍和小江啊,真巧!也来看家具?”
“伯母好。”江明华立刻礼貌地问候。
“是啊,随便看看,为以后做点准备。”林雪萍笑着解释,目光落在许清瑶身上,“清瑶同学也是来……帮你参谋?”这个时间点,高考生出现在家具城,着实令人意外。
许清瑶脸颊微红,看了江韵华一眼,大方承认:“不是不是,林老师。是我爸妈最近想换个带大书房的新房子,正好韵华说他陪伯母来看周末给我家老爷子挑的父亲节礼物……我们俩就顺便溜达过来,给他们当临时设计顾问呗。”她指了指江韵华手里拎着的一个精致的礼盒袋子,“我爸就喜欢坐在书房里喝茶看书,伯母想挑把舒服的老爷椅,我想着……呃……就职业病犯了,看到书房区就挪不动脚。”她吐了吐舌头,俏皮中带着点不好意思。但林雪萍敏锐地捕捉到她说“顺便溜达”和“职业病”时,眼神飞快瞟向江韵华的那一丝依赖和寻求认同的意味。他们之间那种难以言喻的牵绊,在日常的细节中越发明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