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人 作品

第300章 周末的图纸、阳光与心跳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特有的明澈,穿透枝叶繁茂的香樟树冠,在林荫道上洒下片片跃动的金色光斑。空气里浮动着青草与暖阳混合的清新气息。江韵华蹬着自行车,单肩背包随意地挂在车把上,车轮碾过昨夜积下的几片落叶,发出细微清脆的破裂声。

 今天周六,一个难得不需要穿校服、也不需要为考试绷紧神经的日子。然而他并非去打球或者游玩,自行车的目的地是哥哥江明华的设计工作室。许清瑶昨晚发消息,说她的科技大赛模型需要参考一些更“前沿”的设计理念,尤其是结构和空间利用方面。她脑子里有了个雏形,想在纸上模拟出来,但总觉得欠缺些分量。江韵华几乎能想象她咬着笔杆、眉头微蹙的认真模样。他记得哥哥工作室的书架上,似乎有几本国外最新的小型装置艺术和模块化建筑年鉴,那里面或许有她需要的灵感。

 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新打印图纸的油墨味、咖啡醇香以及若有若无木质模型胶水的熟悉味道扑面而来。工作室不大,但空间利用得极好,分区清晰。靠窗采光最好的区域放着两张巨大的绘图桌和电脑,旁边的立式灯架还亮着柔和的光;另一侧是材料和模型的陈列区;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会客兼茶水间。

 此刻,江明华正背对着门口,弯着腰在一个巨大的建筑模型沙盘前仔细调整着什么。林雪萍则坐在绘图桌旁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几份似乎是习题的资料,手里握着一支红笔,但她的目光却轻柔地落在正在专注工作的江明华身上,嘴角带着一丝恬静的笑意。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洒落在她乌黑柔顺的发梢和米色的薄毛衣上,也照亮了她指尖旁边一个画了一半的简易速写——那似乎是她不经意间勾勒的江明华侧影的轮廓。

 “哥!林老师!”江韵华扬声喊道,打破了工作室的宁静。他快步走了进去。

 江明华闻声直起身,看到是弟弟,眉宇间的专注舒展开来,露出了笑容:“韵华?今天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没跟同学出去玩?”他拍了拍手上的微尘。

 林雪萍也转过头来,笑容温和:“韵华来了。快坐。”她放下红笔,顺势将那张速写用习题册不着痕迹地盖上了。

 “林老师好,”江韵华打过招呼,然后看向江明华,直奔主题,“哥,想跟你借几本书。清瑶她那个科技大赛的项目模型,卡在设计结构上了,想要些前沿点的资料参考,我记得你这里有几本年鉴可能有用。”

 “许清瑶?”江明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那个有灵气又有主见的校花印象颇深,“行啊,都在那个书架上,你自己去找,编号是按年份的,最新几本在最上面一层。”他指了指靠墙的胡桃木书架。

 “谢啦哥!”江韵华立刻走了过去,踮起脚在高处翻找起来。

 林雪萍看着江韵华专注的背影,轻声对江明华笑道:“许同学那股拼劲儿,真是一点没变。她找你帮忙,看来是把难题留给自己攻坚,助手只负责跑腿了。”她语气里带着对优秀学生的赞赏和一丝促狭。

 江明华走到林雪萍身边,拿起桌上的一个杯子喝了口水,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翻书的弟弟,压低声音但确保江韵华能听见:“这‘跑腿’的活儿,我看有人跑得也挺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的嘛。”

 正在抽书的江韵华手一抖,差点把书掉下来,耳根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烫。他清咳一声掩饰:“哥,找到了!这两本应该能行!”他抽出两本厚重精装、封面极具设计感的年鉴。

 “嗯,拿去吧。别弄丢了就行。”江明华叮嘱道。

 “保证完好无损!”江韵华抱着书,又看向林雪萍,“林老师,那我们先去忙了?在……在学校器材室那边,她可能已经有了思路,就差这些资料点灯了。”他有点语无伦次地解释着地点,仿佛器材室是个多么正式的秘密基地。

 “去吧,注意安全。”林雪萍点点头,眼中笑意加深。

 江韵华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工作室,门在他身后轻轻关上。

 工作室重新恢复了安静。江明华看着弟弟消失的方向,笑着摇摇头:“这小子……”

 林雪萍站起身,走到江明华旁边,看向那个复杂精致的社区微缩模型:“这就是你们接下来要重点推进的旧区更新项目模型?比之前我们去看现场时在脑海里构想的样子具体多了。”模型里道路规划、绿化带、公共活动区、改造保留的老建筑体块都清晰可见,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设计感。

 “对,最终方案定稿了。这两天在细化一些公共区域的景观节点设计。”江明华指着模型中央的一个小型广场,“这里准备设计一个结合光影和水幕的互动装置,白天是雕塑,夜晚可以投影社区故事……”他详细地讲解着设计意图,眼神专注而明亮,那是他投入热爱时特有的光芒。

 林雪萍安静地听着,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在模型的灯光开关和示意图上移动。她不懂那么多专业术语,但她能感受到他构想中的温度和智慧。阳光洒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把他专注的眉眼和高挺的鼻梁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晕。她心底深处那种“我是见证着他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同行者”的温情与骄傲,默默涌动着。

 讲到一个设计难点,江明华停下,眉头微蹙。林雪萍适时地将桌上她没喝完的半杯温咖啡递了过去,什么也没说。

 江明华很自然地接过,喝了一口,苦涩的液体似乎也带来了某种放松的顿点。他长长舒了口气,目光从模型移开,落在身旁林雪萍温柔沉静的脸上。看着她专注望着自己、带着全盘信任与支持的眼神,心底那点工作上的繁复感,突然就化开了。

 “站这么久,累了吧?”他放下咖啡杯,很自然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垂在身侧的手。她的指尖微凉。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干燥的掌心包裹着她的手,带着一种无须言明的、习以为常的熨帖。他轻轻摩挲着她柔嫩的手背。

 “看你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林雪萍微微摇头,目光落在他与自己相握的手上,反手也轻轻地回握了一下。力道不大,却足够传递她的心意。“总觉得,看你认真地把那些构想一点点变成现实的样子,很有力量感。”

 江明华心底一片温软。他看着她近在咫尺的清澈眼眸,能看到自己小小的倒影在里面。光影流转,时间在他们之间仿佛有片刻的停顿。他微微低下头,一个带着咖啡醇香和阳光温度的吻,轻柔地、珍惜地落在她的额头。

 不炙热,却深情而郑重。像一个无声的契约,印刻在此刻流动着暖意与默契的时空里。

 林雪萍闭上眼睛,感受着那温热的触感和鼻尖萦绕的、他身上干净清爽又混杂着一点墨味木屑的气息。一股暖流从额头蔓延至四肢百骸,带着令人安心的悸动。她脸颊染上淡淡的绯红,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羞怯的阴影。

 无需更多语言。他握着她的手并未松开,只是将她轻轻拉近了一点,让她靠在自己肩侧。两人并肩而立,目光重新落回到承载着工作成果和未来蓝图的模型上。阳光透过玻璃,温暖地笼罩着他们,连空气里的微尘都仿佛在金色的光柱里缓缓起舞,围绕着这对沉浸在工作成就与彼此陪伴的双重甜蜜中的人。一种由内而外的恬适与满足感,缓缓充盈着小小的空间。

 ------

 器材室深处堆积着各种体育器械,空气里弥漫着尘封的皮革和淡淡的橡胶气味,但靠近窗边的位置却相对明亮整洁。几缕阳光从高高的气窗斜射而入,在水泥地上拉出长长斜斜的光带。许清瑶就在其中一束光带旁的地上,铺开了一张巨大的海报纸。她身边散落着剪刀、胶棒、彩笔和从学校手工社“借用”来的零碎材料:卡纸、小木棒、塑料瓶盖和一些彩色线轴。

 江韵华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许清瑶双膝跪坐在海报前,头发用一支铅笔随意地挽着,额前和鬓角飘散着几缕调皮的发丝。她脸上沾了一点红色的印泥,自己却浑然不觉。她一手拿着一片小小的、似乎是代表控制芯片的彩色硬纸片,一手拿着胶棒,对着海报上某个位置比划着,眉头紧锁,嘴里还念念有词:“……不对,这个模块走线不该放在这里,效率低了……”她专注得仿佛在进行一项精密的电路焊接工程。

 “咳!”江韵华清了清嗓子,抱着书走过去,“女工程师,你要的‘前沿科技宝典’来了!”他把两本年鉴放在她旁边的空地上。

 许清瑶猛地抬头,看到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盛星芒:“找到啦?太好了!”她几乎是扑向那两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其中一本。“你看这个!”她指着一幅运用了复杂曲面结构和轻质透明材质的装置图,“这种空间切割和视觉引导,跟我脑子里那个构想的感觉特别像!但是我们的材料……”她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那是一种被灵感激荡、急于和人分享探索发现的兴奋。

 阳光正好落在她仰起的脸庞上,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近乎痴迷的光芒,沾染了红印泥的脸颊不仅不显邋遢,反而平添了几分孩子气的可爱与不羁。江韵华的心脏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他不是第一次见她专注的样子,但在这一刻,在这间灰尘仆仆的器材室,在杂乱的材料堆旁,她这种被点亮了灵魂般的炽热专注,让周围一切黯淡的、灰尘弥漫的背景都成了虚影,只剩下她耀眼的存在。

 他有些口干舌燥,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喉咙里溢出一声含糊的回应:“嗯?哦……对,材料……我们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