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樱花数据与重启的对照组
九月的解剖楼走廊漫着新制福尔马林的气息,江韵华的帆布鞋尖踢开挡路的纸箱,泛黄的《系统解剖学》扉页从箱口滑出,林雪萍二十年前的笔迹在霉斑间若隐若现——"实验组C的樱花细胞壁染色剂浓度需修正0.3%"。窗外的蝉鸣撞碎在空调外机上,她望着走廊尽头那间挂着"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铜牌的门扉,突然想起高考结束那日母亲说的话:"你父亲总说樱花标本里的防腐剂藏着比遗传密码更复杂的变量。"
实验室的紫外线灯管在晨雾里泛着冷调紫光,江韵华的白大褂袖口扫过操作台边缘时,沾上了与父亲同款的曙红染色剂。新导师周教授递来的实验记录本散着油墨味,第161页的数据图被咖啡渍晕染成樱花形态,横纵坐标轴的标注方式竟与江明华旧教案里的如出一辙。"这是你父亲二十年前未发表的对照组数据。"周教授的指尖点在某个被红笔圈住的异常值上,"他坚持认为樱花标本的细胞壁降解速率与福尔马林浓度存在非线性关系。"
江韵华在离心机的嗡鸣声中翻开实验记录,夹在页缝的樱花标本突然碎裂,碳化的叶脉纹路在紫外线下显露出蓝黑色钢笔字迹——"林雪萍 2003.9.15 数据异常需复检"。她忽然明白母亲为何总将旧教案锁在解剖楼储物柜,那些被红笔划去的实验数据里,藏着父亲用二十年时间设置的对照组盲点。
十月的暴雨夜,实验室的恒温培养箱发出异常警报。江韵华攥着误差超标的实验数据冲进雨幕,帆布鞋踩碎的水洼里映着解剖楼顶层的灯光——江明华和林雪萍并肩站在标本柜前的剪影,与二十年前的监控录像完美重叠。她看见父亲的白大褂口袋里探出半截泛黄稿纸,雨水在纸面晕开的墨迹竟与自己实验记录里的异常曲线吻合。
"当年我们争论的焦点从来不是数据误差。"林雪萍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指尖拂过标本瓶上经年的刻度线,"而是该不该让樱花标本承受二十年的福尔马林浸泡。"江明华调试显微镜的手顿了顿,载物台上躺着江韵华今早摔碎的培养皿碎片,琼脂培养基里渗出的染色剂正缓缓拼成非线性函数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