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全靠包装

萧何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油渍顺着刘邦啃过的狗腿滴在账本上,账本上立刻渗出一片油腻的痕迹。

 “现金流只剩三碗馄饨钱,再不发饷,樊哙要把案板劈了当柴烧!”

 萧何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中透着焦急。

 “把咱的固定资产包装上市!”

 刘邦突然拍案,声音洪亮得仿佛能穿透帐篷,直达云霄。

 震得曹寡妇刚切的葱花飞起,纷纷落在韩信的鼻孔上。

 “沛县十二家狗肉摊,加上老曹的祖传秘方,够不够搞个‘沛香reits’?”

 刘邦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条绝处逢生的道路。

 韩信揉着鼻子嘀咕:

 “reits要能收租的资产……”

 他话音未落,就被吕雉打断:

 “谁说不能?明天起每张桌子收‘板凳使用费’!”

 吕雉的语气不容置疑,眼中透着一股坚毅。

 帐篷外,雨滴不停地敲打着帐篷布,仿佛在为这场商议伴奏。

 刘邦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默默盘算着这个大胆计划的可行性。

 深夜,韩母踩着织布机织出首份招股书。

 织布机在她的脚踏下发出规律的嘎吱声,如同古老的节奏在夜空中回荡。

 “儿啊,娘把每个摊位的翻台率织成云纹了。”

 韩母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梭子穿梭间,布匹上浮现加密数据——刘婶摊位日均卖狗肉47.8斤,误差不超过半根骨头。

 萧何举着油灯细看,那布上的数据如同星辰般耀眼,比excel直观得多。

 突然,织机咯吱作响,吐出一张泛黄地契。

 萧何接过来,借着昏暗的灯光展开一看:

 “竟是刘邦当年押给曹寡妇的婚书,背面潦草写着‘以身为质,狗肉偿债’。”

 萧何的嘴角微微抽动,心中的思绪翻涌。

 这张婚书,不仅是一段过去的见证,更是如今创业艰难的缩影。

 他轻叹一声,将婚书小心收好。

 “走过路过别错过!”

 樊哙举着煎铲当话筒,那洪亮的嗓音在街头回荡。

 “买‘沛香信托’送秘制蘸料!”

 大妈们攥着铜钱排队,领到的不是股票凭证,而是画着狗头的煎饼券。

 刘太公颤巍巍递上养老钱:

 “季儿,这券能换孙媳妇不?”

 刘太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也有几分忐忑。

 萧何赶紧搀住:

 “爹,等上市了您就是沛县巴菲特!”

 他转头小声叮嘱曹寡妇:

 “给老爷子那摞券编号00001。”

 樊哙在人群中忙碌着,手中的煎铲翻飞,煎饼的香气四溢。

 大妈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手中那张小小的煎饼券,就是通向富足生活的钥匙。

 怡红院突然包下二十个摊位,虞姬的侍女抱来锦盒:

 “我们姑娘要认购三成份额!”

 打开竟是项羽送的金步摇,簪子尖刻着“西楚资本”的暗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