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班师回朝
炎国都城,街市喧嚣,人声鼎沸。 午后阳光斜照,茶馆里坐满了歇脚闲聊的百姓。一桌人正喝着粗茶,嗑着瓜子,谈天说地。
话题不知不觉就扯到了近日传来传去的大军凯旋的消息。
“听说了没?咱们炎国的军队可是打了大胜仗,马上就要回来了!”一个穿着灰布短褂的中年男人眉飞色舞率先开口。
坐在他对面的瘦子眯着眼睛,嗤笑一声:“你这消息都馊了吧?我听说啊,大部队就这两日到,没准……就在今天呢!”
旁边一个年轻人顿时露出怀疑的表情,歪着头问道:“你这又是从哪儿听来的?靠谱吗?”他一边说,一边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瘦子顿时挺直了腰板,得意洋洋地说:“哎!你还真别不信!我堂叔家的孩子的媳妇的表兄——就在城防军里头当差!这消息,准没错!”
众人一阵哄笑。一个胡子拉碴的大汉拍了拍桌子,嘲弄道:“切!你这绕来绕去都拐了七八个弯的关系,也敢拿出来唬人?小心城防军治你一个散布谣言,把你逮进去!”
瘦子一听,气势顿时矮了半截,讪讪地挠了挠头:“得得得,你们呐,爱信不信!”他嘴上还硬,眼神却飘忽起来,明显是怕真惹上麻烦。
桌上其他人正要趁机再调侃他几句,却忽然同时顿住了—— 远处,隐约传来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嘚嘚,铠甲碰撞,由远及近,如同闷雷隐隐滚过长街。
整个茶馆突然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往外涌去。
“来了!真的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茶馆里的人们,连同整条长街上的百姓,如同潮水般涌向街道两侧,翘首以盼。
映入眼帘的是身着锃亮的玄黑重甲肃穆森严的皇城禁军,头盔上的红缨如同燃烧的火焰,步伐整齐划一。
为首的将领面沉如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厉声喝道:“王师凯旋,肃静避让!净街——”
声如洪钟,回荡在长街之上。原本喧闹的人群霎时间安静了不少,只余下压抑着的兴奋喘息和孩童被父母抱起的细微声响。
禁军士兵们迅速分为两列,沿街道笔直站定,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人墙,将百姓阻隔在后,清出了中间宽阔的御道。
禁军净街之后,气氛并未松懈,反而变得更加庄重。空气中仿佛弥漫开一种无形的威仪。
紧接着,盛大的仪仗队伍迤逦行来。 先是两队身着锦绣宫衣、手持净鞭的宫人,步伐轻盈而恭敬,挥动长鞭,在空中打出清脆的响音,谓之“鸣静”。
其后是手持巨大团扇、宝盖、华幡的宫女。
手中的仪仗器物精美绝伦,丝绸在微风中轻扬,金银丝线刺绣的龙凤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
再后面,是庞大的宫廷乐队。乐工们捧着编钟、石磬、笙、箫、笛、埙等各式礼乐器具,虽然此刻并未奏响,但那肃穆的阵势已足以让人想象到韶乐响起时的恢弘大气。
仪仗队伍从容不迫地排列在御道两侧和后方,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城外。
都城二十里外,早已筑起巍峨宴台,彩幔飞扬、华盖如云。朝中众臣与各家眷属早已静候多时,人群肃立,鸦雀无声。
而正中那座最为华丽的凤阁之内,正端坐着当朝一国之母——唐皇后。
朝堂一众大臣各怀心思,虽然只是凡俗界,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些方外的消息还是知晓的。
对于这次大军出征,许多人都抱着不一样的看法,结果也不出众人所料,原本以为和之前一样,随手可破的梁国,却能硬生生将大军拖个四五年,要说这里没有什么事发生估计都没人相信!
林北二字,在他们心中不可谓不重。
早知道,偌大的版图可都是他实打实用手中石枪打下来的。
可这一次,久久未决的战局动摇了某些人的信念。四五年时间,足以让很多人忘记他昔日横刀立马、连破三军的雄风,也开始有人暗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