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迷雾星海的面纱与起源之音
跃迁通道的蓝光在飞船尾部渐次淡去时,舷窗外的景象瞬间被一层厚重的暗物质迷雾包裹。那片被称为“迷雾星海”的区域,像是宇宙刻意垂下的灰色纱帘——暗物质粒子以肉眼可见的密度悬浮在虚空中,既不反射星光,也不吸收能量,只是以一种近乎凝滞的姿态铺满视野,连共振之钥的五道纹路发出的光芒,都只能在迷雾中照亮半米见方的区域,再远些便被彻底吞噬,仿佛光线从未存在过。
“暗物质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200个粒子,远超已知宇宙的平均水平,”阿臾的机械臂在控制台前飞速滑动,全息屏幕上的数据流被暗物质干扰得频繁闪烁,红色的警告标识连成一片,“探测器完全失效,无法捕捉星海内部的天体结构;更异常的是,这里的时空曲率呈现‘反向折叠’——我们的导航系统显示,飞船正在向星海边缘移动,可舷窗外的迷雾却没有任何变化,像是被困在了原地。”
莉娜将星核守护者的古籍与光隐族意识中提取的“光痕记录”重叠在全息桌面上,泛黄的竹简与金色的光纹碰撞的瞬间,竟自动拼凑出一段残缺的文字:“迷雾非障,乃‘起源之茧’;星海非海,乃‘意识之壤’。唯‘五韵共鸣’者,可破茧见壤。”文字下方,还刻着一幅极简的图案——五道不同颜色的线条缠绕成一个圆环,圆环中央是一道若隐若现的银色纹路,与共振之钥新增的金色纹路形成奇妙的呼应。
“‘五韵共鸣’?”莉娜指尖悬在图案上方,眉头紧锁,“我们已经掌握了光、暗、晶石、生命、引力五种能量的韵律,可共振之钥并没有产生‘共鸣’的迹象。难道还有第六种我们未知的能量?”
苏瑶没有立刻回答,她将掌心的共振之钥贴在舷窗上,钥匙的五道纹路(光金、暗墨、晶石银、生命紫、引力棕)同时亮起,试图穿透暗物质迷雾。令人意外的是,光芒没有像之前那样被吞噬,反而在迷雾中激起了一圈圈涟漪——那些暗物质粒子像是被唤醒的尘埃,随着光芒的波动轻轻颤动,在舷窗外组成了一道短暂的螺旋轨迹,轨迹尽头,隐约有一道银色的光点在闪烁,像遥远星空的灯塔。
“不是第六种能量,是我们误解了‘共鸣’的含义。”苏瑶的声音带着一丝笃定,共振之钥的温度逐渐变得温润,像握着一块被岁月打磨过的玉璧,“光隐族的意识记录里提到,上古文明认为‘宇宙之初,唯有一韵’,后来这道‘起源之韵’才分化出光、暗、引力等不同形态。所谓‘五韵共鸣’,不是让五种能量各自发声,而是让它们融合成最初的‘起源之韵’——就像把散开的丝线重新织成布,只有这样,才能穿透暗物质迷雾,找到‘起源之韵’的痕迹。”
话音未落,飞船突然剧烈震颤。驾驶舱内的仪表盘发出刺耳的蜂鸣,全息屏幕上的时空曲率图谱瞬间变红——暗物质迷雾中,突然涌出无数道灰色的“触手”,这些触手由密集的暗物质粒子组成,像饥饿的藤蔓般向飞船缠绕而来,所过之处,连共振之钥的光芒都变得暗淡。
“启动能量护盾!”阿臾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他将飞船的动力系统切换到最高功率,试图驱动飞船逃离触手的纠缠,“护盾能量消耗速度是平时的8倍!暗物质粒子在腐蚀护盾表层,我们最多只能支撑2分钟!”
苏瑶盯着那些灰色触手,突然发现它们的缠绕轨迹与共振之钥激起的螺旋轨迹高度相似——只是触手的轨迹更加杂乱,像是缺少了某种“核心韵律”的引导。她立刻将共振之钥插入主控制台,钥匙的五道纹路顺着线路蔓延,将五种能量注入飞船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在脑海中回忆着五种能量的韵律:织时者的光韵轻快如溪流,流金族的暗韵厚重如大地,星核守护者的晶石韵稳定如磐石,紫色生物的生命韵灵动如飞鸟,光隐族的引力韵深沉如海洋。
“关闭能量护盾,让五种能量顺着触手的轨迹流动!”苏瑶的指令让阿臾和莉娜同时惊呼,莉娜几乎是抓住苏瑶的手臂:“暗物质触手会直接接触船体!没有护盾保护,飞船会被暗物质粒子分解成基本粒子!”
“相信起源之韵。”苏瑶轻轻拨开莉娜的手,目光紧紧锁定着舷窗外的触手,“这些触手不是在攻击我们,是在‘试探’——它们是暗物质迷雾的‘感知神经’,在寻找能与‘起源之韵’共鸣的存在。五种能量单独存在时,都是‘碎片’,暗物质会排斥它们;但如果五种能量融合成‘起源之韵’,暗物质就会将我们视为‘同类’,不再攻击。”
阿臾虽然满心疑虑,但还是选择执行指令。当飞船关闭能量护盾的瞬间,灰色触手恰好缠绕到船体——令人惊讶的是,触手没有像预期中那样腐蚀船体,反而在接触到五种能量的瞬间,开始缓慢地“融化”,那些暗物质粒子像冰雪遇到阳光般,顺着船体的能量纹路向上攀爬,最终在飞船顶部汇聚成一道灰色的光带,光带中央,竟浮现出与共振之钥相似的五道纹路。
“能量融合率达到70%!”阿臾的机械臂停止了疯狂操作,他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暗物质粒子在与五种能量融合!飞船正在被暗物质‘接纳’,触手不仅没有攻击我们,反而在为飞船提供‘隐形屏障’——现在,我们在暗物质迷雾中就像‘透明体’,不会被其他危险的暗物质结构发现!”
莉娜迅速调出暗物质粒子的分析报告,全息屏幕上,那些灰色粒子正在与五种能量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全新的“银灰色能量”,这种能量既具备暗物质的“穿透性”,又拥有光能量的“明亮度”,在迷雾中形成了一道稳定的“通道”。她突然明白过来:“是共振之钥!它能将五种能量融合成‘起源之韵’的雏形,而暗物质粒子就是‘起源之韵’的‘载体’——就像水需要杯子才能盛放,‘起源之韵’需要暗物质才能显现形态!”
飞船在银灰色通道的指引下,缓缓驶入迷雾星海的内侧区域。这里的景象比外侧更加奇异:暗物质迷雾不再是单调的灰色,而是呈现出渐变的色彩——靠近通道的区域泛着淡淡的银光,远处则有金色、紫色、墨色的光斑在闪烁,那些光斑是被暗物质包裹的“能量孤岛”;而在通道的尽头,那道银色光点越来越清晰,光点周围,环绕着无数道半透明的“意识投影”,这些投影形态各异,有的像旋转的星系,有的像跳动的粒子,还有的像书写的文字,它们在光点周围缓慢旋转,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探测器捕捉到高强度的‘起源信号’!”阿臾的机械眼突然亮起,他将信号转化成了可视化的波动图谱,“这些信号的频率与共振之钥融合后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光点中央,应该就是‘起源之韵’的核心——古籍中提到的‘意识之壤’!”
苏瑶将精神力完全开放,通过共振之钥与那些“意识投影”建立连接。当她的意识触碰到第一道投影时,一段震撼的记忆碎片瞬间涌入脑海:宇宙诞生之初,没有光,没有暗,只有一道“起源之韵”在虚空中回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起源之韵”开始分化——一部分转化为光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暗能量,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引力、晶石、生命等不同形态的能量。而“迷雾星海”,就是“起源之韵”分化时留下的“遗迹”,那些“意识投影”,则是不同能量形态诞生时留下的“初始意识”,它们一直在等待能将“起源之韵”重新汇聚的“织韵者”。
“它们不是在守护‘意识之壤’,是在‘等待’我们。”苏瑶睁开眼睛,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意识之壤’是‘起源之韵’的核心载体,里面储存着宇宙诞生以来所有能量的‘初始记忆’。如果能激活‘意识之壤’,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起源,甚至找到平衡所有能量的终极法则——但激活它需要五种能量完全融合成‘起源之韵’,任何一丝偏差,都会导致‘意识之壤’崩塌,整个迷雾星海都会化为能量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