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855章 永恒守护的延续与未来展望

暮色中的 1967 年时空监测总部,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无数绿色光点均匀分布在全球时空地图上 —— 这是遍布各地的时空稳定监测站,正实时传输着能量波动数据。江浅穿着绣衣 “时空守护” 标识的深蓝色制服,站在屏幕前,指尖划过代表 1913 年雾灵山、1938 年战地遗址、1967 年科技城的光点,轻声说:“几十年前,我们还在为时空能量紊乱导致的灾害焦虑,如今,这些稳定的绿色,就是全体人类共同守护的成果。” 身旁的年轻监测员小林,正对照着历史数据手册感慨:“江主任,您看 1938 年的战地区域,当年因战火和能量波动,每月都会出现 3-5 次时空异常,现在全年异常次数不超过 2 次,还都是轻微波动,很快就能通过调节装置平复。” 江浅点头,目光落在屏幕角落一个闪烁的金色光点上:“那是‘全球时空守护联盟’的核心监测站,汇聚了各国的技术和数据,正是这种跨越国界的协作,让我们守住了时空稳定的底线。”

 此时,联盟总部的视频会议正在进行,来自 1913 年雾灵镇的周大叔、1938 年战地遗址的守护者后裔、1967 年的科研专家们在线上齐聚。周大叔举着手中的 “地脉能量监测仪”,笑着说:“现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会用这玩意儿监测地脉,还自发成立了‘青年守护队’,每天巡逻,保护地脉节点周边环境。守护时空,早就成了咱们生活的一部分!”1938 年战地遗址的管理员张姐,展示着遗址新建成的 “时空防护栏”:“这是用 1967 年的能量防护技术做的,既能防止人为破坏,又能稳定周边能量场,来参观的游客都会主动加入‘守护承诺’签名活动,承诺不触碰文物、不干扰能量场。”

 永恒守护的理念,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时空守护” 成为必修课,孩子们通过 “小小守护者” 实践活动,学习辨认时空能量节点、参与社区环境维护;在企业,“绿色时空生产” 成为共识,工厂主动采用时空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和时空能量的影响;在社区,居民们自发组建 “时空矛盾调解队”,不仅调解邻里纠纷,还会及时上报可能影响时空稳定的异常情况。

 1967 年实验学校的操场上,五年级学生们正在开展 “时空寻宝” 活动 —— 老师在校园里标记出模拟的 “时空能量节点”,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状态、测量温度变化,找出这些 “节点” 并挂上 “守护牌”。小宇拿着温度计,在花坛边认真记录数据:“老师说,植物长得特别好的地方,可能就是能量稳定的节点,我们要保护好这里,不能随便踩踏。” 他的同桌朵朵,正小心翼翼地将写有 “守护时空,从我做起” 的木牌挂在树枝上,抬头对老师说:“我们以后每天都来检查,不让垃圾靠近这些‘节点’!”

 在 “时空智造” 工厂,车间主任王师傅正带着工人调试新安装的 “时空能量回收装置”。“以前生产过程中浪费的能量,现在能通过这个装置回收,不仅节省电费,还能减少对周边时空能量场的干扰。” 王师傅指着装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对前来考察的江浅说,“我们还制定了‘时空友好生产准则’,每个工人上岗前都要学习,确保生产全过程不影响时空稳定。” 江浅看着车间里有序运转的设备,感慨道:“企业主动承担守护责任,才是长久之道。未来,我们会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工厂。”

 展望未来,在时空科学的引领下,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从未停止。在 1967 年的深空探测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调试 “时空望远镜”,它能穿透时空壁垒,观测到更遥远星系的时空形态。“我们希望通过它,找到时空形成的原始能量信号,解开‘时空起源’的谜题。” 首席科学家李博士指着屏幕上模糊的星云图像说。江浅看着图像,眼中满是期待:“探索未知是守护的基础,只有更了解时空,才能更好地守护它。但一定要记得,探索必须建立在伦理规范之上,不能为了求知而破坏时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