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832章 国际合作的全方位深化

盛夏的1967年国际合作大厦,顶层的全球会议中心内,来自20多个国家的代表围坐在环形会议桌旁,桌上摆放着印有“时空合作?共促发展”字样的文件袋。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实时展示着三大合作领域的规划蓝图——科技研发的“全球时空探测网”、文化交流的“世界时空文化节”、经济合作的“跨时空产业联盟”。江浅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站在投影屏前,用流利的多语种交替讲解:“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让国际合作突破地域与时空的界限,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实现全方位深化,让不同国家、不同时空的智慧与资源,汇聚成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科技研发领域的合作率先拉开序幕。由中国、德国、美国、日本等12各国家联合发起的“全球时空探测网”项目,计划在全球布设50各高精度时空观测站,共同探索宇宙深处的时空奥秘。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克劳斯教授展示了团队研发的“量子时空探测仪”:“这款仪器能捕捉到宇宙中最微弱的时空涟漪,比现有设备的灵敏度提高了3倍。但要实现对时空涟漪的精准定位,需要全球观测站同步观测,形成立体监测网络。”中国时空科学研究院的李院士接过话茬,调出观测站选址示意图:“我们已经在1913年的雾灵山、1967年的青藏高原选定了观测站地址,雾灵山的地脉能量稳定,能减少地表干扰;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适合捕捉深空信号。接下来,需要各国团队共同完成设备调试和数据校准。”

很快,各国科研人员奔赴各个观测站,展开紧锣密鼓的建设与调试。在1913年的雾灵山观测站,中国科研人员小王正和德国工程师安娜一起安装“量子时空探测仪”。安娜指着仪器内部的核心部件说:“这个‘时空晶体传感器’是关键,安装时必须保持水平,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否则会影响数据精度。”小王点点头,小心翼翼地调整传感器的角度,一边操作一边说:“雾灵山的地脉能量会对仪器产生轻微干扰,我们准备在仪器周围布设‘能量屏蔽环’,用1913年的地脉符文原理,减少干扰信号。”安娜好奇地问:“地脉符文?这听起来很神奇,真的能起到屏蔽作用吗?”小王笑着拿出一张符文图纸:“我们做过实验,这种符文能引导地脉能量绕开仪器,就像给仪器穿了一层‘防护衣’,等安装好你就能看到效果了。”经过两周的协作,雾灵山观测站的设备成功调试完毕,首次捕捉到来自银河系边缘的时空涟漪信号,数据通过全球网络实时传送到各国科研中心,各国专家通过线上会议共同分析,为解开宇宙时空结构之谜迈出了关键一步。

文化交流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样精彩纷呈。江浅牵头举办的“世界时空文化节”,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文化代表团参与。在文化节的主展馆内,各国的时空特色文化展品琳琅满目——埃及的“时空星象壁画”复制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时空主题雕塑”、中国1913年的“序能符文剪纸”、巴西的“亚马逊雨林时空图腾”,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不同文明对时空的理解与想象。

在“非遗技艺展演区”,中国1913年的苏绣传承人周奶奶和法国刺绣艺术家索菲正联手创作一幅“时空繁花图”。周奶奶手持细如发丝的苏绣线,在缎面上绣出带着地脉符文的牡丹;索菲则用法国传统的“结粒绣”技法,绣出象征时空星辰的蓝色绣球花。“周奶奶,您绣的符文真漂亮,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索菲一边绣制一边问。周奶奶笑着解释:“这些符文代表着大地的能量,就像你们法国刺绣里的星辰,都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人不时交流针法技巧,周奶奶教索菲用苏绣的“虚实乱针”表现花瓣的层次感,索菲则教周奶奶用“金属线绣”增添作品的光泽感。当这幅融合了中西方技艺的“时空繁花图”完成时,周围响起阵阵赞叹,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感叹不同文化碰撞出的艺术火花。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全球时空故事大会”,各国代表分享各自文化中的时空传说。印度代表讲述了“时空轮回”的古老寓言,肯尼亚代表带来了“草原时空守护者”的民间故事,中国1938年的战地剪纸传承人赵爷爷则讲述了战士们用剪纸传递信念的战地故事。来自美国的小朋友莉莉听完赵爷爷的故事,好奇地问:“赵爷爷,剪纸真的能给战士们力量吗?”赵爷爷笑着说:“孩子,剪纸本身不能打仗,但它上面的图案代表着希望,就像你们国家的超级英雄故事,能给人勇气呀!”莉莉似懂非懂地点头,当场画了一幅“时空小英雄”的漫画,送给赵爷爷:“这是我画的时空小英雄,和您的剪纸一起守护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