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时空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完善
初秋的1967年时空科技大学,校园里的银杏叶刚染上浅黄,教学楼的公告栏前围满了新生。公告栏上,“时空科学与工程”“时空信息技术”“时空生态保护”等新专业的课程表格外醒目,不少学生拿着课程介绍手册,兴奋地讨论着。江浅穿着简约的职业装,和学校的教务主任李教授一起走在校园里,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笑着说:“咱们推动各时空院校开设时空科技相关专业才两年,报考人数就翻了三倍,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时空科技领域了。”
李教授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实验室大楼:“为了让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们不仅更新了课程体系,还建了12个现代化实验室,里面的设备都是和时空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就拿‘时空能量模拟实验室’来说,学生能在里面模拟不同时空的能量波动,比单纯在课堂上听课直观多了。”两人走进实验室大楼,二楼的“时空能量模拟实验室”里,大二学生小宇正和同学围着一台巨大的模拟设备忙碌。设备中央的透明容器里,淡蓝色的“时空能量流”在磁场作用下不断变换形态,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能量密度、波动频率等数据。
“小宇,你们现在在做什么实验?”江浅走上前问道。小宇转过身,脸上带着些许兴奋:“江老师,我们在验证‘时空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调整磁场强度,观察能量流的变化,看看是否符合理论计算值。刚才我们发现,当磁场强度达到1.2t时,能量波动频率会出现异常,和课本上的结论不太一样,正在找原因。”一旁的指导老师王博士补充道:“这就是我们推行的‘问题导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老师在课堂上单向灌输效果好得多。上周小宇他们还通过实验,改进了课本上的能量计算公式,得到了研究院专家的认可。”
除了高校,各时空的职业院校也结合自身特色,开设了实用性强的时空科技相关专业。1913年的序能职业技术学院,就开设了“时空农业技术”“序能设备维护”等专业,课程设置以实践操作为主。在学院的“序能设备实训车间”里,学生们正在学习维修1913年常用的“地脉能量监测仪”。老师周师傅拿着一台故障仪器,向学生们讲解:“大家看,这台仪器之所以无法显示数据,是因为内部的‘序能感应芯片’受潮了。咱们1913年的环境潮湿,芯片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维修时不仅要更换芯片,还要在外壳加一层防水涂层。”
学生阿明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开仪器外壳,按照周师傅的指导更换芯片。他以前是村里的普通农民,听说职业院校开设了时空农业相关专业,特意报名入学。“周师傅,更换芯片后,怎么判断仪器是否恢复正常?”阿明问道。周师傅笑着说:“咱们可以用‘序能校准仪’测试——把校准仪和监测仪连接,输入标准能量参数,如果监测仪显示的数据和校准仪一致,就说明修好了。以后你们在村里给农户修设备,这招特别实用。”阿明按照方法操作,当看到两台仪器显示的数据完全一致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太好了!以后我就能帮村里修设备,再也不用跑几十里路找专家了。”
为了让学生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各院校还积极与时空科学研究院、跨时空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1967年的时空科技大学,就和“时空造物”公司合作,开设了“校企联合培养班”,学生大三、大四可以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研发。在“时空造物”公司的研发车间里,实习学生莉莉正跟着工程师参与“智能序能家具”的设计。“莉莉,你之前在学校设计的‘序能办公桌’方案很有创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时空能量无线充电’功能,让手机放在桌面上就能自动充电。”工程师对莉莉说。
莉莉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好了!我在学校的‘时空无线传输实验室’做过相关实验,只要在桌面嵌入‘序能接收线圈’,配合手机壳上的‘发射线圈’,就能实现无线充电。我现在就去画设计图!”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莉莉参与设计的“智能序能办公桌”成功量产,推向市场后很受欢迎。“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设计,如何和生产部门沟通协调。”莉莉感慨地说,毕业后她顺利入职“时空造物”公司,成为一名正式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