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726章 民间力量对物资供应的支援

1938 年仪式现场附近的村落里,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聚集了二十多位村民。昨日赵队长派人告知物资短缺的消息后,村民们连夜相互转告,此刻每个人手里都提着自家能用上的东西 —— 有的揣着草药篓,有的扛着木工工具,还有的抱着祖传的铜器,脸上满是急切的神情。 “赵队长说仪式缺草药和做徽章的材料,咱们山里人别的没有,草药和手艺还是有的!” 村长老王站在石磨上,声音洪亮地喊道,他手里拿着一把磨得锃亮的桃木铲,“李老栓是咱们这儿最好的采药人,熟悉山里每一种草药,你带几个人去后山找紫花地丁和薄荷;张木匠,你手艺好,跟老张师傅学学怎么用黄铜做徽章;剩下的人跟我去灵晶泉帮忙清理泉眼,江博士说泉水流量少了,咱们多清理清理,说不定能让泉水多流些!”

 李老栓背着半旧的草药篓,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草药图录》,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里面记载了上百种草药的形态和功效。“大家跟我走,注意脚下的石头,” 他边走边叮嘱身后的几位年轻村民,“紫花地丁喜欢长在背阴的山坡上,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叶子是锯齿状的,千万别认错成苦苣菜;薄荷要找叶片上有绒毛的,闻着有清凉味的才管用,咱们今天争取多采些,让战士们有足够的‘避邪散’。”

 后山的山路崎岖难行,到处都是荆棘和碎石,李老栓却走得稳稳当当。走到一处陡坡前,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坡下一片绿色植物:“你们看,那里有一大片紫花地丁!” 说着,他熟练地抓着藤蔓滑下陡坡,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草药,手指被荆棘划破也不在意。年轻村民小王看着李老栓布满老茧的手,心里满是敬佩:“李爷爷,您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辛苦,我们多采些,您歇会儿。” 李老栓笑着摇头:“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仪式关系到咱们所有人的安危,多采一株草药,战士们就多一分保障,累点算什么。”

 不到两个时辰,李老栓带领的队伍就采满了五六个草药篓,里面不仅有紫花地丁和薄荷,还有不少艾草和蒲公英。“蒲公英也能用,” 李老栓翻着《草药图录》,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蒲公英能清热解毒,和紫花地丁混合在一起,能增强‘避邪散’的效果,咱们回去后让李大夫试试。”

 与此同时,村里的木匠铺里,张木匠正和工匠老张研究如何用普通木材制作仪式道具的辅助部件。“之前仪式用的桃木架都是用深山里的老桃木做的,现在老桃木不好找,咱们用村里的枣木试试,” 张木匠拿着一块枣木,用刨子轻轻刨着木面,枣木的纹理细腻,泛着淡淡的红色,“枣木坚硬,而且自带一股温和的能量,说不定能替代老桃木。”

 老张拿出之前用老桃木做的桃木架样本,和张木匠一起对比枣木的硬度和纹理。“你看,枣木的密度和老桃木差不多,就是能量传导性差一点,” 老张用频率检测仪测试了一下枣木的能量波动,“不过要是在枣木表面刻上能量纹,再用艾草汁浸泡,应该能提升能量传导性,满足仪式道具的基础需求。”

 张木匠立刻拿出刻刀,在枣木上小心翼翼地雕刻能量纹 —— 这是他昨晚根据老张画的图纸连夜学习的。刻刀在枣木上划过,留下细密的纹路,虽然不如老张刻的精准,却也有模有样。“对,就是这个弧度,” 老张在一旁指导,“能量纹要连贯,不能断,这样能量才能顺畅流动。”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第一个枣木桃木架终于做好了,用艾草汁浸泡后,能量波动果然提升了不少,虽然不如老桃木做的,但也能满足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