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632章 守护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建立

1967 年谷雨的两河流域临时营地,风沙在帐篷间织成青铜色的网。1913 年的铁匠蹲在篝火旁,用定星锤给 1967 年的艾伦修补神经头盔的连接线,锤头的火星落在艾伦防护服的荧光纹路上,激起细碎的蓝紫色涟漪。不远处,1938 年的张敏正教阿依莎用粉笔灰混合时砂绘制防护符,两种不同时代的粉末在掌心交融,竟散发出淡淡的茉莉香。

 “这里的能量场会干扰信号。” 铁匠咬断多余的线头,粗糙的手指在精密的接口处灵活穿梭,“俺爹修钟表时说,越是精细的物件,越得用最实在的法子固定。” 他左臂的印记与头盔的感应区轻轻触碰,原本紊乱的电流声突然变得平稳,就像两个不同时空的能量找到了共鸣的频率。

 艾伦的全息屏幕上,突然弹出 1913 年江南的天气数据 —— 这是铁匠铺的自动监测系统发来的。“你的铺子好像在担心你。” 他调整着头盔的参数,屏幕上同时显示出两人生物电场的波形,在接触点形成完美的正弦曲线,“就像我女儿每天给我的终端发定位,说这样能确保爸爸平安回家。”

 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1938 年的老王抱着发报机冲进来说:“西北方向出现能量异常,和上次阿尔及利亚的旋涡很像!” 他的工装裤膝盖处磨出了破洞,露出的皮肤上还沾着 1967 年开罗的沙粒。张敏立刻合上教案本,封面上的朱砂印记与老王发报机上的螺旋符号同时亮起,这是他们在无数次演练中形成的默契 —— 无需言语,符号的亮度就是危险等级的信号。

 救援小队在沙丘间快速移动,1913 年的铁匠走在最前面,定星锤的锤头不时敲击地面,每一次震动都能让隐藏的时空裂隙显形。当某个裂隙突然扩大时,1938 年的林秀芝几乎是本能地扑过去,将身边的阿依莎拉到身后,急救箱在她面前自动展开成防护盾。沙粒撞在盾上的瞬间,她听见阿依莎在身后用阿拉伯语喊:“小心!左后方还有一个!”

 “你怎么知道?” 林秀芝的绷带在半空中织成防护网,将两个裂隙同时罩住。阿依莎举起沾满孜然粉的手指,指向林秀芝的急救箱 —— 里面的体温计正在不规则跳动,每跳一次,就有一粒时砂在她掌心闪烁。“祖母说女人的直觉像香料的烟,能绕过障碍物看见真相。” 她笑着擦掉林秀芝脸颊上的沙粒,“就像你总能在最乱的时候找到止血的位置。”

 黄昏时分,他们在一处坍塌的神庙遗址发现了被困的考古队员。1913 年的铁匠用定星锤支撑着摇摇欲坠的石柱,1938 年的老王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发报机倾听废墟下的生命信号,1967 年的艾伦则用全息投影绘制救援路线。当张敏念出《楚辞》中 “援北斗兮酌桂浆” 的句子时,所有人的能量场突然同步,青铜色的沙粒在他们周围组成巨大的保护罩,将整个遗址温柔地包裹起来。

 “1938 年在台儿庄,我们也是这样背靠背防守。” 老王的发报机突然传出清晰的摩尔斯电码,竟是队员们用石块敲击墙壁的求救信号,“那时候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只认身上的军装,现在……” 他看了眼铁匠手臂的印记,又指了指艾伦头盔上的符号,“这些印记就是咱们的军装。”

 深夜的营地,阿依莎煮的香料茶在铜壶里翻滚,蒸腾的雾气中浮现出每个人的故乡:1913 年的乌篷船、1938 年的黄葛树、1967 年的金字塔。铁匠从背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用陨铁碎屑压制的护身符,每个上面都刻着不同的印记 —— 给张敏的是教案本形状,给艾伦的是神经头盔轮廓,给林秀芝的则是急救箱的图案。

 “俺爹说护身符要自己打的才灵。” 他的手指在每个护身符上摩挲,“这些铁屑里有俺铺子地基下的陨石灰,能挡时砂。” 张敏突然从教案本里抽出张画,上面是用朱砂画的北斗七星,每个星点都写着守护者的名字,包括那些还没被发现的未来成员。

 “这是给每个人的‘平安符’。” 她把画铺在沙地上,1938 年的钢笔在每个名字旁画了个小小的螺旋,“在重庆时,学生们就用这种方式给前线的父亲祈福,说只要名字被惦记着,就一定能回家。” 艾伦的神经头盔突然投射出三维模型,将张敏的画变成立体星图,每个名字都对应着真实的守护者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