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年应急小组行动部署
1967 年春末的日内瓦,跨国应急小组总部的百叶窗被时砂染成淡紫色。江浅站在巨大的卫星云图前,指尖划过代表时沙暴的青铜色云团 —— 它正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掠过波斯湾,向印度半岛移动。指挥桌旁,苏联代表华西列夫敲着军用地图,红铅笔在两河流域画出醒目的三角符号:“巴格达的炼油厂已经停产三天,储油罐的钢板正在变成粉末,我们的装甲师都挡不住那些沙粒。”
“让英国皇家空军的运输机立刻起飞。” 江浅按下通讯器,指甲在布满划痕的按键上留下浅印,“把 1938 年南京实验室研发的防护涂料送过去,用他们的鹞式战机空投,那种混合了油烟墨和伏特加的配方,比任何军工涂料都管用。”
美国代表帕克突然抓起咖啡杯,杯底的沙粒在瓷面上画出螺旋状的痕迹。“我们的卫星发现异常磁场。” 他推过来一叠光谱照片,照片边缘还沾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红土,“这些沙粒在吸收石油的碳元素,波斯湾的原油正在以每天两千桶的速度消失,比 opeC 的减产计划还厉害。”
江浅调出 1938 年李四光绘制的地质图谱,那些代表地核磁场的曲线,与卫星拍摄的波斯湾磁场图完美重合。“通知印度应急分队,提前打开恒河闸门。” 她用红笔在德里的位置画了个圈,“让河水漫过沿岸的农田,湿润的土壤能暂时阻挡沙粒扩散,就像 1938 年南京用糯米浆加固城墙的道理。”
华西列夫突然笑起来,军大衣上的铜纽扣在日光灯下闪着冷光。“江主任还是这么喜欢老办法。” 他从公文包掏出一份加密电报,“但这次我们有新玩具 —— 莫斯科送来的磁悬浮担架,能在沙粒上悬浮半米,比你们中国的担架队快十倍。”
当第一架鹞式战机掠过巴格达上空时,江浅正在德里的临时指挥中心调试卫星接收器。屏幕上,防护涂料在阳光下泛着墨色的光泽,那些正在腐蚀的油罐表面,青铜色的沙粒像遇到烙铁的雪般消融。印度军官辛格举着步话机大喊,他的制服袖口已经被沙粒磨出毛边:“恒河的水漫到第三街区了!贫民窟的棚屋快被冲垮,但沙暴确实停下来了!”
“让工兵连搭浮桥。” 江浅看着屏幕上漂浮的尸体 —— 那是被沙粒侵蚀的牛羊,它们的骨骼正在变成青铜色的晶体,“用英国送来的高分子材料,那种在北海油田用的防腐蚀板材,既能挡水又能防沙。”
夜幕降临时,卫星云图显示时沙暴正在转向非洲。江浅突然发现,那些青铜色的云团在刚果盆地出现了分裂,仿佛被某种力量阻挡。“那里是雨林区。” 帕克调出红外成像图,绿色的植被区域像盾牌般挡在沙暴前方,“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改变局部磁场,这些沙粒怕潮湿的空气。”
“1938 年的实验也证明这点。” 江浅想起老周用糯米浆加固古籍的场景,“让巴西应急分队砍伐速生桉树,沿着赞比西河筑起绿墙。这种树的蒸腾量是普通树种的五倍,我们要用植物的力量对抗它们。”
华西列夫突然站起来,指着屏幕上闪烁的光点 —— 那时苏联的宇宙飞船正在轨道上释放碘化银烟雾。“我们在尝试人工降雨。”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西伯利亚的冻土数据,“零下五十度的低温能冻结沙粒的活性,就像安德烈当年在南京做的实验。”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雾时,德里指挥中心的警报器突然尖叫起来。卫星监测显示,时沙暴在红海形成了新的旋涡,那些青铜色的沙粒正在凝结成金属丝,缠绕住过往的船只。“它们在模仿人类的造物。” 帕克盯着屏幕上扭曲的船体,“就像琼斯说的变色龙,现在它们学会了制造渔网。”
江浅抓起对讲机,声音因熬夜而沙哑:“让埃及分队启动阿斯旺大坝的泄洪道,用高压水流冲散那些金属丝。” 她看着 1938 年南京实验室的旧照片 —— 安德烈正在用液氮冻结沙粒,而现在,他们有了更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