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596章 时砂的特殊性质研究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发出一阵异常的嗡鸣,江浅抬头时,正看见一缕铁灰色的时砂顺着通风管道的缝隙飘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属光泽。她迅速用镊子将这缕砂粒接入特制的石英容器,容器壁上立刻浮现出淡紫色的能量纹路,与五怨器约束舱的纹路如出一辙。“开始收集样本。”她对着对讲机说道,指尖在操作台上轻轻敲击,激活了分布在三个时空的纳米采集器。

林舟正将1938年台儿庄战场的时砂样本倒入光谱分析仪,那些混着硝烟味的砂粒在玻璃载片上蠕动,像有生命的金属虫豸。“初步检测显示含有异常高的u子通量。”他指着屏幕上跳跃的绿色曲线,“这些砂粒的半衰期不稳定,时而表现出亚原子粒子的特性,时而又呈现宏观物质的形态——就像同时存在于量子世界和经典物理世界。”操作台的金属边缘凝结着一层细密的白霜,那是时砂接触空气后产生的时空冷凝现象。

江浅的目光落在1913年德里红堡的样本上,那些混着贝叶经纤维的时砂正在培养皿中形成奇异的图案,酷似《吠陀经》里记载的星图。她用探针轻轻触碰砂堆,针尖立刻覆盖上一层灰黑色的氧化膜,显微镜下可见膜层的分子结构正在以每秒300次的频率重组。“这就是为什么接触时砂会产生时间腐蚀。”她调出分子动力学模拟图,“砂粒会强行改变接触物的分子排列时序,就像把钟表的齿轮拆下来重新乱序组装。”

张教授颤巍巍地讲1967将底特律的时砂样本倒入超导磁体,低温液氮挥发的白雾在他银白色的眉毛上凝成霜花。当磁场强度达到1.2特斯拉时,那些暗金色的砂粒突然悬浮起来,在磁场中形成旋转的旋涡,旋涡中心泛起与五怨器相同的紫色光晕。“《抱朴子》里说‘砂能聚气,气能化时’。”老人指着漩涡边缘闪烁的光点,“这些不是普通的砂粒,是时空能量的结晶——古人称之为‘辰砂’,认为能‘沟通天地时序’。”

通讯器里传来三个时空观测点的同步报告。1913年的学者们发现,用檀香油浸泡过时砂后,原本腐蚀性极强的砂粒变得温和,竟能在贝叶经上显现出未来的文字;1938年的士兵们将时砂混入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呈现出诡异的环形,仿佛能冻结周围的时间;1967年的档案管理员则发现,时砂与墨水混合后,写出的字迹会在不同时代的文字间交替变化。

江浅将这些现象输入交叉分析模型,屏幕上立刻生成三维能量图谱。三个时空的时砂样本在图谱中形成相互缠绕的螺旋线,在某个临界点突然交汇,交汇点的能量参数恰好与五怨器的基频吻合。“它们在响应五怨器的能量场。”她突然想起昨夜在实验室看到的异象,那些自发聚集在约束舱周围的时砂,正在舱壁上形成类似电路的纹路,“时砂可能是五怨器与时空坍缩之间的能量介质。”

林舟突然将一块含有时砂的合金放入压力测试机,当压强达到800兆帕时,合金表面开始渗出金色的液滴,这些液滴在空中飘浮时突然炸裂,化作1913年的蒸汽火车虚影,在实验室里短暂穿行后又变回砂粒。“这证明时砂能储存时空影像。”他兴奋地调整测试参数,“就像天然的全息存储器,记录着所经历的时空信息——刚才那个火车影像,恰好对应1913年德里火车站的一列蒸汽机车。”

张教授从古籍中抬起头,指着《天工开物》里的一幅插图:明代工匠用辰砂绘制的计时器,指针能在无外力作用下自行转动。“古人早就发现了时砂的能量特性。”他将现代能量曲线与插图中的指针轨迹叠加,发现两者的波动周期完全一致,“他们用朱砂混合时砂制作罗盘,不是为了指南,而是为了定位时空节点——就像我们现在用gps导航,只是维度更高。”

江浅的注意力被培养皿中突然出现的现象吸引:1938年和1967年的时砂样本在接触瞬间产生了剧烈的能量爆发,形成微型的时空旋涡,旋涡中闪过模糊的影像——1938年的士兵与1967年的警察在某个混沌空间里擦肩而过。她迅速记录下旋涡的能量参数,发现其频率与两个时空的坍缩预警频率完全同步。“时砂的分布密度直接反映时空的稳定程度。”她在三维地图上标注出砂粒密集区,这些区域恰好与时空重叠最严重的区域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