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 同行

 凌晨四点半,郝润从草丛中拿出一个鼓鼓的黑塑料袋。  袋子打开,小安哥凑过去一瞅,顿时就是一愣。 

 “这是……灰?”他捏了一撮,看向我问。 

 “对对,是纸灰!” 

 我朝周围一指道:“你仔细看,不光我挖盗洞的位置,包括刚刚堆土的位置,下边原来也都有纸灰!” 

 小安哥四下一瞅,挠了挠头看向我。 

 “窝操嘞?” 

 “你小子……真特么机灵!” 

 我抿嘴一笑,心说这是当然,要连这种细节都考虑不到,那我还混不混了? 

 没错,纸灰,这就是我的办法。 

 实际上截止到探墓之前,我都没打算这么快动手,因为我也知道,当地有三天圆坟的习俗,而且圆坟之后还要烧七,所以最开始我打算探完了墓,等小诚家里人烧完头七再动手。 

 但到了他家坟地一看,我立刻改主意了。 

 怎么回事儿呢? 

 之前说过,老百姓的坟都是挤在一起埋的,小诚家第三排足有十一个坟墓,中间滕蔓缠绕、蒿草疯长,根本就进不去。 

 小诚他们家人上坟涂省事儿,给这群祖宗烧纸,一直都在三四排中间的那处空地烧,也就是紧挨着我打探孔的地方。 

 经年累月之下,这一大片区域纸灰堆积,连土都是黑不拉几的。 

 恰巧他们近期又烧过纸,所以我们回填完盗洞,只要把地面踩实,再把新鲜的纸灰往上这么一撒,那只要不翻开看,除了他们家祖宗,没人能发现土被刨过! 

 嘿嘿,我真是个大聪明…… 

 回到五里镇,我们立即开始清理陪葬品。 

 “小心点郝润,金银首饰不要刷,放水里晃,最后下不来的泥用牙签挑……” 

 “哦哦,知道了……” 

 “小安哥,铜钱不用管,一会我弄,你擦一下那几件瓷器和玉器就行……” 

 “嗯,明白!” 

 看俩人做的认真,我便打了盆水去洗涮。 

 身上沾了好些豆沙馅,又酸又臭。 

 八点钟,所有陪葬品清理完毕,分门别类摆在炕上。 

 我仔细看了看,相当满意。 

 金银器有冠饰、步摇、戒指、耳环一类的首饰,以及一对银碗,总共十一件。 

 银碗品相完好,且以鎏金工艺点缀錾刻花纹,有这对银碗打底,这堆金银器搞个二十五六不成问题。 

 玉器八件,除了一大一小两枚谷纹璧之外,也都是带钩、玉蝉之类的小件,跟金银器差不多。 

 傅显灵的随身印也有,栗子大小,青玉的,但印纽这类物件,不是名人值不了什么钱。 

 铜钱没出珍品,都是普通的太和五铢,能卖个千把块钱。 

 再有一些玛瑙琉璃蜻蜓眼什么的,也都一般般。 

 这次的大头,全在鸡首壶和两只六系罐上头。 

 六系罐自不用说,本来就少见,因为南北朝此类物件,多是双系或四系。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 

 自三国到唐初,流行了近四百多年,价格跨度很大。 

 按当年的市场行情,一般东晋的鸡首壶,多在八到三十万之间; 

 隋唐的便宜,几千到几万; 

 南北朝就贵了,只要保存完好,一般都要二十起。 

 不过南北朝鸡首壶还不是最值钱的。 

 最值钱的是五代。 

 这是因为唐初之后,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取代,逐渐就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