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红薯新吃法(第2页)

 二来也是换口味,好保存。 

 “哎呀,我之前弄过,它和面疙瘩可不同,面疙瘩多煮一会就熟了,它煮来煮去里面还是有个浆白的疙瘩,咬不动不好吃。” 

 “你那是热水下锅,外面的熟了里面的还是生的!包裹住了所以里面就没法熟; 

 不过这样的话,咱们干嘛不做细一点?不就容易熟么?” 

 “怎么做细?它又不是面条,还能拉细,我一弄它就断了。” 

 “要不用模具?木头啥的应该可以吧?” 

 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沈清悄悄插上一句:“用葫芦瓢吧?调成好的糊糊装进去,下面打上几个细细的孔,漏出来是不是就成粉条了?” 

 “对对!这个法子好,咱们去找关木匠,他手稳,钻出来的孔必然又小又均匀。” 

 “成,现在就去么?” 

 “去吧去吧,不去我这心里总搁着事,再说咱们好不容易凑一起,又有现成的食材,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好,这就去~” 

 沈清:......对于做吃食,厨艺好的人果然是行动派的。 

 当天晚上,全村人又吃上了新鲜吃食。 

 牛肉汤、羊杂汤里面下入红薯粉条。 

 和烙出来的面皮切片不同,这次首接水煮,深褐色略微透明的粉条,配上热乎乎加了辣子油的肉汤,吸饱了汤汁,滋味浓郁又带着股红薯的清甜,哗啦啦吃进肚子里,别提多满足了! 

 苏木一边吃一边惊叹。 

 悄声问道:“婶子,这就是你给我的红薯做出来的么?” 

 婶子给的时候就说它产量大,吃起来不错,没说这么好吃啊。 

 而且

看起来完全不同,她们怎么想到这个吃法的? 

 沈清笑着点了点头:“是,村子上这些妇人厉害,想出来的新吃法; 

 你那牛羊肉吃得多,配它很合适。” 

 苏木心中的重视越发浓郁,她忙问道:“向南对红薯了解不?我想请教他。” 

 她和江向北关系也很好,但江向北更会做生意些,如今好几个吃食铺子,忙的脚不沾地;而江向南爱好吃,去了沈州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到处找不同比例的韭菜花酱给京城铺子送去。 

 还有不同牧场的牛羊.....芝麻花生产地的区别...... 

 她觉得和江向南讨论红薯应该更合适。 

 “就老三对食物的那股劲头,没有比他更了解的了。”沈清打趣道。 

 苏木放下心来,正好,江雨成婚,江向北虽然在京城看守铺子,但江向南在啊。 

 接下来的几天,村子上妇人忙着对粉条反复调试,改造。 

 沈清让江向中全程参与,跟着记录——失败了的也要总结出原因,到了这一步骤时要记上一笔,用作提醒。 

 沈清愈发觉得这本更像是教做吃食书籍。 

 妇人们哪里见过这阵仗,头一次有人拿着纸笔在旁边记录,只觉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摆放了。 

 听到可能整个大靖朝都按照书上学,顿时雄赳赳气昂昂劲头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