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生001 作品

第422章 你敢信,秦始皇也用了晋昭侯姬伯的国策!

(兄弟们,我怎么有种感觉,晋昭侯姬伯的这个计划真的比晋文侯姬仇的那个要好呢?起码从博弈的角度,晋昭侯姬伯这个才更有容错率!)

 (别乱扯了,晋文侯姬仇那个叫快刀斩乱麻,但晋昭侯姬伯这个,明显给了对方喘息之机。)

 (我也感觉晋昭侯姬伯这个不如晋文侯姬仇那个。)

 (有没有可能,你们是把晋文侯姬仇的个人能力带入进去了,下意识的认为晋文侯姬仇的那个才是对的,可如果抛开这两个计策的设计者,你让历史中任何一个人去评价,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近晋昭侯姬伯这个!因为晋昭侯的这个计策,他真的不吃个人能力,不吃操作啊。)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我也觉得晋昭侯姬伯这个比较稳妥,晋文侯姬仇那个属于一波流,万一使用一波流的时候损失太大,他会不会被周围的强敌给带走了呢?)

 弹幕区中,大家都在各抒己见,一部分人觉得晋文侯姬仇那个绝对没错。

 可另一部分人觉得晋昭侯姬伯的这个国策才更加稳妥。

 毕竟直接推平晋国宗族,需要耗费的代价,实在是太恐怖了,搞不好,就是赌国运。

 一时间争论并没有分出个高下来,尤其是,不要把晋文侯姬仇的个人能力带入其中,那双方的争论就更加激烈了。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反正觉得好像都挺有道理的。

 ………………

 大秦,

 扶苏,胡亥,公子高,赢阴嫚,现在都感觉到十分为难。

 因为这两个办法,利和弊都非常明显。

 秦始皇用手托着下巴,笑盈盈的问:

 “尔等如果是晋昭侯姬伯,尔等觉得哪个计策更好呢?”

 这一次,胡亥扶苏他们可真不敢乱说了。

 因为大秦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和当时的晋国一样。

 内忧外患。

 而且内部的反对势力还特别多,如何对付这些内部的反对势力呢?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在大秦朝堂中,只要眼睛没瞎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所用的策略,就是晋昭侯姬伯的那个!

 是的,他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秦始皇竟然选的都是晋昭侯姬伯的国策。

 秦始皇并没有把大秦中反对秦国的六国反对派,也就是六国贵族,强势的一波斩尽杀绝。

 而是,采取了温和的办法,准备一步步的蚕食同化。

 淳于越他们赶紧出来,为晋昭侯姬伯摇旗呐喊,毕竟晋昭侯姬伯说的可是缓慢的吞并晋国宗族。

 要是采用晋文侯姬仇那个国策,那秦始皇是不是应该把他们这些六国贵族全部一刀切了吗?

 还有他们这些儒家人,按照晋文侯姬仇的做法,既然选择法家,那把儒家全部就得要干掉。

 妈耶,他们岂不是都要凉,这怎么行?

 “陛下,我们觉得晋文侯姬仇的做法太过于残忍,不利于整个晋国的统一和团结。”

 “晋昭侯姬伯才是明君雄主,他的做法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晋国的统一,虽然从结果来看有点瑕疵,但这个计策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执行者能力不太行。”

 “如果是陛下,绝对就没有问题了。”

 其他儒家人,也赶紧附和,坚定的支持晋昭侯姬伯的国策。

 扶苏现在的感觉就跟吃了一口苍蝇一样。

 他不可置信地盯着这些儒家人,厉声问道:

 “之前你们可不是这样告诉我的呀!”

 是的,之前儒家人都在批判晋昭侯姬伯,觉得他无能!

 怎么现在已涉及到切身利益了,他们又换了一副嘴脸?

 晋昭侯姬伯都被你们吹成神了。

 这些人心中到底有没有是非对错?

 儒家之人都不敢去看扶苏,毕竟他们变脸的速度太快了,快得他们自己都反应不过来。

 有人还是给自己辩解了两句:

 “公子,其实我们之前是受到了史书的影响,但经过博主的分析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的话还没说完,脸上就被胡亥吐了一口痰,这人气得要怒骂。

 胡亥却不冷不淡的说了一句:“我错了!我都道歉了,都知错能改了,你难道还要跟我过不去吗?”

 这人骂人的话当时就卡在了嗓子眼,难受的一逼。

 …………

 大汉,

 陈平笑盈盈的盯着贾谊。

 “贾谊才子不是要看破晋朝侯的错误吗?”

 “请吧!”

 “给咱们讲一讲晋朝侯到底错在了哪里?”

 这可是真正的治国大策辩论。

 不说别的,就人家晋朝后的这一层博弈下来,你高低都得给人家点个赞。

 因为人家提出了一个比晋文侯姬仇的计划,战损更小的计策。

 从理论上来说,人家这个是绝对可行的。

 而且,陈平再次提醒:

 “秦始皇使用的就是晋朝侯的计策,秦始皇在对待六国贵族的处置上,也采用了这种相对于温和的做法。”

 “贾谊,你说话之前最好考虑清楚,不要把你们儒家那些弱智言论搬上来。”

 “毕竟满朝文武都听着呢。”

 “你贾谊要是真的想当一个腐儒的话,我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陈平的话让原本准备侃侃的贾谊瞬间闭了嘴。

 这可不能再口嗨了,毕竟历史上是真有人实践过晋昭侯姬伯的策略。

 而且使用者还是秦始皇。

 你要说这个策略不好呢,你先考虑一下,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难道你比秦始皇更懂得治国?

 贾谊虽然可以怒斥秦始皇对百姓不好,但他可不敢怀疑秦始皇的治国能力。

 贾谊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细密汗珠,认真的在心里面复盘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过了足足两刻钟时间,他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晋昭侯姬伯的计策,是没有多大问题。”

 “可是肯定没有考虑到晋国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他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外部环境,对一定是这样,周公鲁公他们肯定插手了,秦国当时也插手了!”

 “正是因为外部势力的介入,才导致了这个计划从可行变成了大错特错!”

 “因为秦始皇时期,并没有外部势力可以参与到秦国的内政中?”

 贾谊越说越兴奋,感觉自己找到了真理的钥匙。

 旁边的周勃都被说的认同了,他偷偷的用胳膊撞了一下陈平问,“他说的怎么样?”

 陈平呵呵一笑:“纯属胡扯!”

 周勃扑哧一声就笑了,要说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相信谁,他连刘邦都不会信,他只相信陈平。

 因为陈平是比刘邦更阴险的存在,而且陈平跟他周勃的利益那是高度捆绑。

 贾谊听到陈平的话,脸都黑了,“陈相,我怎么就胡扯了?”

 “既然你贾谊不信,那咱们就问一问呀。我说的你肯定也不相信,就让后世子孙告诉你。”

 陈平就把贾谊的回答发在了弹幕中。

 …………

 弹幕中看到这样的回答,也有人表示了认同。

 (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晋昭侯姬伯的计策看起来不错,但他崩盘就崩盘在了没有考虑外部环境上。)

 (博主你说对不对?)

 陈勇点点头,

 【对对对,你们怎么是有自信觉得,晋昭侯姬伯连外部环境都不会考虑呢?】

 【当时的局势有多紧张呢?】

 【召公,鲁公,以及秦国都在忌惮晋国的强大。】

 【他们就是当时秃子头上的最大的虱子,谁不会惦记他们呢?】

 【要是晋昭侯姬伯连这个都不考虑的话,那晋昭侯姬伯就根本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晋文侯姬仇高低得把他给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