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生001 作品

第380章 一万个卫青,可能也打不赢匈奴?

大汉,

 司马迁点点头。

 “上战伐谋,我都知道,后世子孙,竟然还信,一个将军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多可笑啊!”

 “史记多看两遍,也不可能得出真么一个结论来。”

 汉武帝也懵了。

 啥玩意,【虎贲抬轿,羽林低头,天子降阶】,哪个脑残想出来的这种可笑的事情。

 脑子是进水了吗?

 他汉武帝就还要给卫青当绿叶?

 这些孙子知不知道,没有他就没有卫青,更不会有霍去病。

 灭掉匈奴,他才是最大的功臣。

 朝堂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耻笑一声,“一派胡言!什么时候,将军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了?”

 .......

 大唐,

 魏征,房玄龄等人看到了,有人竟如此评价战争,还说从隋唐以后,史书上对于战争的评价,就是乱写。

 他们怒不可遏,因为这几乎就是指名道姓骂他们魏征几人,不懂战争。

 魏征房玄龄呵呵一笑:“隋末大乱,我们趁势而起,讨伐昏君,我们不懂战争?”

 “战争那肯定是要以将军为主了!”

 “就拿陛下来说,如果不是陛下横空出世,就凭太上皇和隐太子李建成,他们早就被人打的连北都找不到了。”

 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程咬金无语看天,李靖差点笑喷了,尉迟恭更是嚷着让人给自己揉肚子,真是笑不活了。

 魏征这些人真是话本小说看多了,看得自己都信了。

 李世民也耸了耸肩,你们如何吹朕不要紧,但是朕不会为你们说一句话的,因为这种弱智的言论,就不要碰瓷朕了,太掉价了。

 魏征等人见到李世民都是这副模样,那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魏征大声呼喊:

 “你们还别不信,就拿卫青霍去病来举例,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能打得赢匈奴吗?”

 “什么战争需要靠的是,人口和经济,这分明就是胡说八道。”

 “你们就说说,卫青霍去病在整个汉朝反击匈奴的作战中,他是不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嘛。

 程咬金直接给你就一锤定音:

 “这怎么感觉像是写演义小说呢?一个卫青霍去病,你把他们当成了10万大军吗?骗骗无知百姓就行了,你骗我们,这不是找虐吗?”

 …………

 北宋,

 司马光别痛心疾首。

 “竟然有人说我们儒家之人不懂战争?”

 “来来来,来一个懂的人给我说一说,汉武帝打败匈奴,他需不需要卫青,他需不需要霍去病呢?”

 “如果历史中不存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人,他汉武帝凭啥能够打败匈奴呢?说话啊,看着我,说话啊,哑巴了?”

 他的气势吓到了周围人。

 司马光感觉自己像一个得胜的王。

 ..........

 弹幕中,也出现了各种反对的声音。

 因为,很多人的史观,就是,将军厉害的不像话,没有将军,怎么可能会嬴?

 (博主,你这就说的有点,让人无法接受了,古代将军真的没有多大用处吗?对战争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历史跟这是完全相反的?)

 (那肯定是因为你们不会看!)

 (滚犊子,有没有人出来说两句,你就说说,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怎么赢,靠头吗?)

 (不,也许人家汉武帝不用卫青霍去病,秦皇汉武这些,靠嘴嬴呢?)

 (博主,你说说呗,你只要能说服我,我就相信你说的论点!)

 (博主干他,我知道你一句话就能把他们喷死,因为你是专业的!)

 陈勇真想说一句,你太懂我了。

 【在专业人眼中,这种靠着一个前方带兵打仗的将军,比如韩信,卫青霍去病,就赢了整个战争的论点,简直就是老人地铁手机。】

 【我只能说:这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史观。】

 【就拿你们最津津乐道的卫青,霍去病来举例,离谱的说出了,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能不能赢的乱点有多炸裂呢?】

 【我就这样跟你说吧,你别说有一个卫青霍去病,你就是有一千个,一万个卫青霍去病,你不在汉武帝时代,你也赢不匈奴!】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根本就不知道,汉武帝时期,匈奴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说出来,能吓死你们。】

 【匈奴的骑兵在秦朝末年,得到了一波史诗级的加强,加强了什么呢,当时的科技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有了马具三宝中的马缰绳和马鞍。】

 【这两个玩意对汉人骑兵的加强性不是很强,但是对匈奴骑兵的加强,那叫做划时代性的,让他们可以依靠骑兵,做出更加高难度的战术动作。】

 【如果说马具三宝中的两宝出现,是加强了匈奴骑兵的战斗力,那么接下来就是单兵最强武器出现,让匈奴的骑兵成为了汉人的梦魇。】

 【这个玩意就叫做:复合反曲弓!】

 【对,很多穿越者还想着在唐朝用这个玩意装逼呢,不好意思,汉朝,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全部,是全部,列装了,复合反曲弓。】

 【因为复合反曲弓是咱们炎黄游牧文明自己点科技树。】

 【不用你穿越,战国时期就有了复合反曲弓,汉武帝时期,匈奴全部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