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生001 作品

第256章 姬仇生母到底是谁?

 第256章 姬仇生母到底是谁?

 (干得漂亮!考古果然是史书的最大克星。免费搜索本文:找小说网 

)

 (原来根据墓葬的葬制,也能知道墓葬的等级,这个有意思,这次我跟人争论谁的墓葬比谁的铺张浪费就有了硬核的证据,而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原来我跟人辩论,差的还真是专业知识。)

 (知识点我记下了,什么甲字型我记不住,但墓道越多,地宫越大代表墓葬越高级,是个人都能看明白吧,这就跟玄幻小说看等级一样,多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讲历史的就是讲不明白呢。)

 (晋文侯姬仇好样的,给他生母升级了墓葬规格,却没有给他渣男老爹升级,这脸打的啪啪响,把晋穆侯给晾在那里。)

 (现在还有人质疑吗?历史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这么一说,博主讲的故事,就应该八九不离十了,竟然真是女频故事模板【惊恐】)

 (我的三观如同龙卷风摧毁停车场。)

 (太可怕了,我现在明白儒家史官为什么要改史书了,这种故事你他们敢写吗?写了谁还相信他们所谓的以德治国。)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晋文侯姬仇明明要给自己母亲荣宠,不写在史书上呢?)

 (兄弟,你这就不懂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博主一定会给你讲的。)

 弹幕在这一刻沸腾了。

 他们从未想过历史会以这种方式冲击三观。

 .........

 大秦,

 胡亥扬着下巴,锋利的下颌线能刺穿淳于越的眼睛,主打一个傲娇。

 胡亥得意洋洋的问:“腐儒,看看你们写的史书,在看看人家考古的证据,知道为什么你们说话,你们讲的治国之道,会被七国人当放屁了吧,因为你们嘴里说的都是弱智的言论。”

 淳于越气的血液直冲脑顶。

 侮辱我可以,侮辱我们学派不行。

 可是,现在他却没有办法反驳。

 人家把坟都给挖出来的,坟墓的葬制可是大事情,这种明显存在问题的葬制,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

 现在,就是儒家的人都默默的低下了头,不想要跟着他一起反驳了。

 因为,葬制,也是写在周礼里面的。

 他感觉有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吐血感。

 ...........

 北宋,

 读书人纷纷起哄。

 “司马兄,你不是说要封笔吗?”

 司马光哼了一声:“好,我说到做到,我宣布,今天封笔一天。”

 一天?

 入你娘的。

 读书人:“你还能要点脸吗?”

 司马光:“我说过封笔多长时间了没?没有吧,是你们自己笨,如何解释,权力在我。”

 读书人扶额,好吧,忘了咱们儒家的祖传技能,解释经典的权力了。

 下次一定给你焊死。

 司马光心中暗道好险,幸亏我是读了汉高祖传记了,不然这波得血亏。

 ..........

 三国。

 曹操双满冒光。

 “啥玩意,还有晋国国君墓葬群?”

 “一窝端了属于是。”

 “那还等什么,去,摸金校尉行动,去挖坟啊!”

 “咱们必须给后世考古的上点难度。”

 臣子们都疯了,你挖一个就行了,你全部挖,这也太损了吧。

 “主公,不可啊!”

 “盗墓,把人家祖坟一锅端,这是要引起众怒的。”

 荀彧赶紧劝谏。

 曹操哼了声:“这怎么能叫盗墓,他们公然把阳间的东西走私到阴间,本丞相这是属于替天行道,追回赃物。”

 众人嘴角一抽,你还有功了不成?

 “主公,不能失德啊。”

 众人再劝。

 曹操想了想:“晋文侯姬仇是个孝顺的,那就把他生母的墓穴保护好吧,至于晋文侯姬仇自己的,那就挖了吧,本丞相有德行吧。”

 众人:“.....”

 你有点道德,但不多。

 .............

 大唐,大汉,大明,一众皇帝们都惊呆了。

 臣子们也是感觉自己以前学了个假的历史。

 为什么历史会如此离奇?

 有人终于还是不服气。

 大唐的世家之人问:“凭什么推测所谓的这个所谓的高规格墓穴,是晋穆侯的妾室,晋文侯姬仇的生母呢?”

 “他生母到底是谁?”

 “博主讲的故事,总要有一个主人公吧。”

 这些人一说,很多人就反应过来。

 “开局一个墓,内容全靠编?”

 ...........

 (博主,说一说墓穴主人吧,晋文侯姬仇的生母是谁吧。)

 (你的故事,虽然给我们讲了晋文侯姬仇的生母另有其人,但不能确定跟你讲的故事吻合,他生母怎么确定历史上确有其人,确定有这个势力呢?)

 陈勇笑了,这是上当受骗习惯了,已经产生抗体了。

 很好,就得有这样的质疑精神。

 【首先,如何确定甲字形墓穴的主人是晋穆侯的妾室,因为发现了陪葬的鼎,这是跟晋穆侯以及大夫人是一套的,断代在了同一时期。】

 【墓穴的排列方式也符合了陪葬墓的规格。】

 【接下来,就是讨论晋文侯姬仇生母是谁的问题。】

 【幸好,晋文侯姬仇不想让世人忘记自己的生母,不想自己的生母被渣男欺骗,还默默无闻,他把自己生母的名字刻在了青铜器上。】

 【晋文侯姬仇的生母叫:杨姞!】

 【在墓穴中出土了文物:杨姞壶。】

 然后,史学家根据史料,终于搞清楚了一件事。

 在传统史料,《国语》《左传》《史记》中。

 都曾描述了一个国家,名叫:古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