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时光的河流轻轻漫过教室窗台,六月的栀子花香中,那段闪着微光的回忆又漫上心头——原来那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里,主人公始终是我自己。
童年的我总是攥着捕虫网,像守着秘密宝藏的守林人,日日游荡在村口的槐树林里。蚂蚁搬家的仪式、蟋蟀振翅的乐声、金龟子背壳上流淌的光,这些在大人眼里稀奇古怪的发现,都是我日记本里的无价珍宝。
转学来到新班级那天,我蜷在走廊拐角看蜗牛驮着阳光爬过砖缝,教室里飘来的欢笑像隔着毛玻璃,变得朦朦胧胧。
直到某个午后,粉笔末在阳光里浮沉时,刘老师的手心轻轻落在我蓬乱的头发上。她摊开旧笔记本里珍藏的蝴蝶标本,给我讲法布尔揣着玻璃瓶追甲虫的趣事。
“知道吗?”她的眼睛弯成月牙,“科学家说萤火虫尾巴的光,是用心跳点亮的。”那天我攥着被汗水洇湿的衣角,终于答应在班会上分享养蚕日记。
真正站上讲台时,黑板擦上的粉笔灰随着我发抖的声音簌簌飘落。就在结结巴巴说到蚕宝宝蜕第四次皮时,教室后排忽然传来清脆掌声。
我抬头撞见刘老师举着手机录像的狡黠笑容,小美举着写满笔记的作业本朝我比划口型:“后来呢?”
原来故事的结局,早就藏在那个攥着捕虫网不敢进教室的午后。当我鼓起勇气翻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书时,整个世界都成了闪着微光的蝴蝶翅膀。
当教室的窗帘缝隙透进最后一缕夕阳时,我又在本子上写下新的诗行。这些关于人生的片段思考,就像操场上飘落的银杏叶,每一片都带着独特的脉络。
记得那个雨后的傍晚,我蹲在花坛边看蜗牛缓慢爬行。它柔软的躯体背着厚重的壳,在湿润的泥土上勾勒出银亮的痕迹。
这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啊,总要在负重前行的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叶片,此刻正折射着晶莹的光,原来痛苦也会在某个角度闪耀。
我常在晚自习后独自留在教室。当整栋教学楼安静下来,月光就会顺着窗户流淌到课桌上。这时翻开日记本写字,笔尖与纸张的私语格外清晰。黑夜像块纯净的幕布,让心灵的声音有了回响的空间。
记得上个月在图书馆阁楼发现的小天窗,躺在那里看云朵游过玻璃,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流动的诗。
上周运动会摔破膝盖时,我望着殷红的血珠在皮肤上凝结。疼痛原来是会呼吸的,它教会我走路时要看着脚下的路。就像寒假在乡下见到的老石匠,他说每道裂纹都是石头在诉说故事。现在我开始明白,那些烙印在生命里的印记,终将成为最独特的纹章。
课间听见同学谈论偶像时的雀跃,想起去年追星的狂热。
直到看见偶像在访谈里说“崇拜是单方面的凝视”,才惊觉真正的陪伴该是双向的凝望。就像春天在江边看见的并蒂莲,两朵花共享同个根茎,却能各自朝着阳光生长。
每次走过校史馆的名人墙,那些黑白照片里的眼睛都闪着相似的光。想起居里夫人在漏雨的实验室提炼镭,苏轼在黄州城头笑对风雨。或许伟人们都是在孤独的土壤里,种出了照亮世界的光芒。上周科技节做航模失败七次后,终于在操场放飞成功的瞬间,我好像触摸到了那种坚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