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了个浠 作品

第401章 “半夜猫叫”事件

“……关于我正在调查的‘半夜猫叫声’的异常现象,暂时陷入了瓶颈。”

 

坐在吧台前,李霁插上公司配发的有线耳机,打开了录音笔。

 

最新一条录音的内容,背景音和咖啡馆的音乐逐渐重合,一个有些口音的女声缓缓传出。

 

“因为公司守则要求,一天只能工作八小时,因此遇到这种半夜里的调查,最早也只能从下午开始。”

 

“前两天晚上蹲在原博主住处附近,别说猫了,连人都没看到一个。”

 

“原本今天打算继续去蹲守的,可联系了原博主,却始终没有人接电话。”

 

“凭借着之前在小区里混了个脸熟,才从邻居家打听出情况,博主一家人已经搬走了。”

 

“当时搬家的动静很大,还吵醒了老太太正在午睡的孙子。”

 

“就是说,连博主一家人都放弃了对这件事情的调查,我这边继续调查还有意义吗?不如回去重新选择一个新的题材,加紧调查,还能赶得上下一次发稿。”

 

“嗯,一会儿回去就和唐哥说。”

 

跟调查的事件相关的内容就这么一段,之后就听见咖啡馆的店员来询问是否要续杯的问话,也没有持续多久,录音笔就被关上了。

 

李霁思考着刚才录音中的内容。

 

这位记者调查的案件是“半夜猫叫”,从标题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奇怪,流浪猫经常会在晚上发情交配,普遍都会发出如同婴儿啼哭一样的叫声。

 

但既然这能成为一个事件,而且她在录音笔中提到了,蹲守了两天都没有看到猫影,如果不是她去的不巧,那便是这“猫叫”并非是真正的猫叫。

 

以前自己也听说过一些都市怪谈,什么人贩子会在门外播放婴儿哭声诱使目标开门查看,随后迅速袭击目标之类的。

 

如果真的怀疑猫叫有古怪,原博主是否报过警调查过?

 

而且后面原博主在知道有人来帮ta调查此事的情况下,也不曾和记者知会一下,就自己搬走了,在这个时机,很难让人相信ta是正好置换到了新的房子。

 

那么原博主是发生了什么吗?

 

李霁问了一下手中的“周刊”本刊,并没有刊载过这个事件相关的报道。

 

这位记者或许就是在录下这段内容之后,突然失踪的。

 

不然她不会不来寻找这只录音笔的。

 

毕竟办公用品必须要好好保存也是很重要的规则。

 

那么可能跟她的失踪有关的线索就大致上有两个。

 

其一是她正在调查的事件。

 

其二就是……提出放弃调查事件。

 

她反复提到了“博主”,也就是说这个失踪案件是发生在周刊社开始使用论坛网站来收集题材之后,也就是说她并不是第一个失踪的记者。

 

可她的语气上也没有对于“放弃调查事件”有任何害怕或者犹豫的感觉,可见她并不认为更换调查是什么危险的行为。

 

当然也不排除她也是新入职的员工,压根不知道有记者失踪这件事。

 

只可惜自己并不知道这位记者的具体情况,录音笔中丝毫没有提及相关的信息,就算有员工信息登记,一时间也没办法和人对上号。

 

除非从事件本身入手,或许在那个帖子里能找到这位记者的回帖。

 

这么想着李霁拿出了周刊社发的工作手机。

 

之前杨经理提到过,不能私自安装其他软件,那么即便是周刊社为了收集题材的论坛客户端,只要是没有预安装的应该都属于其他软件。

 

那就只能上网页版的论坛去找寻相关信息了。

 

她倒不担心后台能找到她浏览的痕迹,毕竟规则中提到,未经许可不能查看他人的设备,就算是远程监控,应该这一条也是适用的。

 

熟悉的红黑界面被打开,随着她的滑动,她注意到比起之前在办公室里时,被标记为【调查中】的帖子多了三条。

 

除去自己的这一条外,另外两条或许是黄家梁和莫雨晴他们标记的。

 

但李霁此时并不关注他们的调查题材,很快就忽略了,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关键词“半夜猫叫”。

 

画面闪烁了两下,很快搜索结果出来了,但是帖子此时已被标记为了【坟贴,请勿回复】。

 

这个记录是记者自己标记的嘛?

 

如果是的话,既然已经放弃调查了,那么事件的幕后者应该就没有理由让她“失踪”了才对。

 

除非她在无意间调查到了什么?

 

不,也不一定,就算她什么都没调查出来,那个幕后者也未必知道她放弃调查这件事。

 

因为事件而失踪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

 

她点开了链接,开始浏览了起来。

 

“最近家门外经常会在半夜十二点的时候传来很凄厉的猫叫声。”

 

“一开始我和家里人都认为是猫猫在繁育后代发出的声音,但时间长了就发现猫叫的时间是固定的,每晚十二点整准时开始,会持续一个小时,即便是下雨或者下雹子都不会延误一秒钟。”

 

“家里人就有些担心是不是有人在虐猫,也报过了警,但是警察来后说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现象。”